台灣人最愛的這些基金,近況如何?該加碼該賣出?
歡迎點擊關注,日後您將可收到各基金第一手的機構觀點資訊!
近期觀點
熱門基金
熱門ETF
我的關注
基金名稱
點我關注
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
23小時前
過去一個月,國際原油價格飆漲,西德州原油價格從每桶 68 元上漲到最高 78 元。油價的上漲也帶動石化企業股價的上漲。 這在當前需求下滑的經濟情況下實屬難得,畢竟石油價格受供需影響,需求下滑價格上漲就表示供給有受到控制或有不知名需求大量增加。 市場猜測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漲幅認為有三大原因 1. 以色列空襲葉門導致恐慌性買盤 2. OPEC 持續下調供給 3. 川普上台後對於傳統石油產業的扶持與對再生能源的打壓 上述三個原因,能持續比較長時間的只有一個,剩下兩個都屬於事件性利多,發酵期很短,因此大家開始討論,到底石油或原油股現在該不該買?
匯豐印度股票基金
23小時前
2016~2024連續上漲 8 年的印度股市在2024年 Q4 出現疲態,自高點回檔 12% 國際輿論對印度的看法也開始變動,從過去一面倒看多,開始出現三個支持看空的論調,分別是: 一、印度過去 8 年的牛市來自於莫迪政府的經濟體制改革,但目前改革遇到問題,2024年的選舉結果莫迪雖然連任,但國會已經被架空,未來政策推行會遇到困難,過去外資的優惠可能會降低,地方勢力可能崛起,這會導致國際資金不再持續大量流入印度。 二、印度能上漲靠的是中美貿易對抗後,外資轉單尋求 China +1的結果,但在去年下旬中國開始大撒幣並且放開一些政策管控後,印度的優勢降低,更多的企業會權衡甚至回到中國。 三、美國持續延遲降息,資金回流美國,對新興市場不利。 因此,下跌的印度到底是買點的浮現?還是這波時長 8 年的牛市終結的訊號?
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
3天前
美國 FED 放鷹暫緩降息步調後,日本央行近期追加升息的消息可以加速蔓延,畢竟川普點名日本匯率太低通過價差優勢搶走美國訂單,按照過去的調性日本會自覺的減少 QE 的量甚至加息,因此日本的公債殖利率先上漲,而這也使得日本企業界全體都嚇到了。 要知道,日本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低息甚至零息、負利率的時代。 也因為這樣,日本的企業與國家都很愛舉債發展,日本的債務與GDP的比重也是成熟國家中最高的,一旦升息意味著債息壓力增加,對國家或企業發展都會減緩,因此,在日本公債殖利率大漲的同時,日經 225 指數大跌也不意外。 到底日本這波多頭結束了嗎?日經 225 指數有可能回到去年高點嗎?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
3天前
封關在即,台股資金持續輪動到各個主題,許多人都在下注,想要預測年後起漲的主要會是哪些題材。 全台規模最大地境內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周敬烈也在《自由時報財經週報》刊登的文章中提到一些它的看法,下面基金事將為大家整理說明。 目前的市場沒有明確的大成長企業,只有一個大方向,就是 AI。其他行業要嘛因為通膨購買力衰退,要嘛因為中國經濟復甦慢、競爭對手多,削價競爭。 只有 AI 為主的半導體端成長性遠優於其他產業。 但半導體只是個空泛的名詞,內部許多企業有的也是跟著下跌的,因此精準掌握子產業甚至明確的成長企業成了獲利的關鍵! 目前市場的資金與關注的焦點從 NVIDIA 平台轉移到 ASIC 平台,意思就是說,過去跟 NVIDIA 沾上邊的無論是客戶還是供應鏈都會股價大漲,現在則是跟 Broadcom 等 ASIC 公司沾上邊的才會享受到同等待遇。 但這是否意味著 NVIDIA 成長終結,還是反倒創造了一個好的進場時間點?AI 的邊緣運算今年是否真的能有殺手應用推出,引發換機潮?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
3天前
2024 年轟動全台的 00940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 ETF 最新公告的基金規模已經降至 1468 億,這檔巔峰時期曾經擁有超過 1900 億台幣的 ETF 在淨值一再落後大盤加上配息持續縮水的情況下開始面臨大量的贖回。 而大量資金的撤離不光使得 ETF 的淨值再次來到 9 元附近,更使得許多成分股也遭遇資金撤離,因此還留著的一千四百多億該何去何從?這檔 ETF 是否還具有投資的價值引發眾人討論。
國泰網路資安ETF
1/15
AI 高速成長使得有使用 AI 的企業相比沒有使用 AI 的企業研發速度更快,兩者差距更大 為了不被時代淘汰,各行各業都開始把自己的數據上傳雲端讓 AI 分析 但這也給資訊安全帶來了隱患,也讓犯罪孳生 以台灣為例,每天詐騙的金額都在大幅增加中 2024年的平均受詐騙金額是2023年的 10倍, 因此如何再方便與安全中取得平衡是企業想要更多使用AI需要注意的事情 如果沒辦法控制就寧願不去使用,這也是許多科技的應用時點比發明出來時點晚那麼多。 而對應目前高速發展的AI ,如何制衡,如何防護,如何控制,也引發爭議。因此,相關防護的資安產業,近期也受到不少資本的關注。
富達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1/14
美國海外最大債權國中國與日本大量拋售美債中 日本從高點減持了兩千多億美金,減持17%,中國的美債庫存僅剩下 7601 億,比巔峰時期的 2013 年少了 43% 與此同時它們大量的增加黃金儲備 甚至中國在東南亞與非洲建立了自己的人民幣交流網絡。 其他國家雖然迫於川普的關稅威脅,不敢明目張膽的降低美債,但若連美國自己的投資銀行甚至世界首富 Elon Musk 都開始倡導美國破產論的時候,那債券價格的下跌似乎成了一種趨勢。 對於美債投資人來說, 2025 年到底是要續抱美債等待降息,還是應該果斷出清換別種投資標的,成了兩難的選擇。
元大美債20年ETF (00679B)
1/14
川普上台前夕,美國投資銀行家們看著川普預計實施的一系列政策,基本上都預感通膨再起風險大增,因此紛紛拋售美債,除此之外,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也持續進行著減持美債的操作策略。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10 月,中國的美債庫存僅剩下 7601 億,比巔峰時期的 2013 年少了 43% 中國在東南亞與非洲建立了自己的人民幣交流網絡,與此同時不斷增加黃金儲備。 其他國家雖然迫於川普的關稅威脅,不敢明目張膽的降低美債,但若連美國自己的投資銀行甚至世界首富 Elon Musk 都開始倡導美國破產論的時候,那債券價格的下跌似乎成了一種趨勢。 對於美債投資人來說, 2025 年到底是要續抱美債等待降息,還是應該果斷出清換別種投資標的,成了兩難的選擇。
貝萊德世界黃金基金
1/13
世界首富 Elon Musk 最近發表了對美國經濟的擔憂 他表示,目前美國每年有超過一兆美元的收入都拿來支付債息,這個數字連年增加,但我們的稅收沒有對應的增幅。目前聯邦每年的收入僅為 4.92 兆美元,也就是說有23%錢都只能拿來續命,連還本都算不上,若川普今年大幅度降稅,那其他部門的預算勢必得大量縮減 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社會福利甚至國家安全都將失去保障,屆時美國可能會面臨破產危機。 雖然這是危言聳聽的話,畢竟 FED 可以任意印製美鈔,不斷的把破產期限往後拖延,但前提都是建立在美軍橫掃世界的基礎上,一旦預算受限導致美國軍費預算降低,未來的世界格局是否仍如過去 50 年,沒有人能肯定。 因此,許多大型資金也加大了購買黃金的力度,使得黃金價格又來到了波段高點,邁向回到之前的歷史高點 2730 美元,未來是否續漲,引發熱烈討論。
安聯網路資安趨勢基金
1/13
AI 目前呈現高速狂飆狀態,資本瘋狂砸入,企業瘋狂研發。 但國家對於 AI 的態度一直比較保守,最害怕的點就在於無法控制。 如果沒辦法控制就寧願不去使用,這也是許多科技的應用時點比發明出來時點晚那麼多。 而對應目前高速發展的AI ,如何制衡,如何防護,如何控制,也引發爭議。因此,相關防護的資安產業,近期也受到不少資本的關注。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
1/13
由於 AI 高速發展需要大量用電推升銅價,加上金價高居不下且持續上漲,市場本來預估 2025 礦業股價格會飆升。但在中國日前公告他們的探勘團隊在境內發現了超大量鋰礦與鈾礦後情況發生改變。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多數的礦業公司並非只有一種礦石產品,因此一漲一跌之間也說不清楚哪種影響比較大,想準確從礦業股中獲利,還是得看全球經濟成長狀況以及開採或冶煉的速度而定。
景順全球科技基金
1/8
美國最大國際消費性電子展於 2025年 1 月7 日開始 會議中各廠商會摩拳擦掌展示自己今年會推出的各種產品 而身為2024年點石成金的教主NVIDIA皮衣刀客黃仁勳自然也出席了,並且發表了長達 90 分鐘的演講 闡述了對 AI 應用的看法與對未來的預測 同時公布了三個重磅消息: 1. NVIDIA將與TOYOTA聯手打造自駕車,並且推出NVidia Cosmos平台,讓想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品牌可以在上面開源 2. 推出新的顯卡 RTX 5070,使得原本的 RTX 4090 價格暴跌 3. 推出給 AI 工程師用的 AI PC 『Project DIGITS』 很多人以為這個消息會讓NVIDIA的股價持續飆漲,殊不知,盤前上漲的2.5%只是虛晃一槍,開盤之後的NVIDIA一路走低,帶動整個科技股全部下跌,終場NVIDIA下跌6.2%,高低點震幅達8.7%,股價再次回到140美元。 引發眾人討論,NVIDIA牛市結束了嗎?投資人到底『要什麼』才願意持續買單?
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
1/8
2025年 1 月7 日,黃仁勳出席CES 萬眾期待下,皮衣刀客發表了 90 分鐘的演講 闡述了對 AI 應用的看法與對未來的預測 同時公布了三個重磅消息: 一、NVIDIA將與TOYOTA聯手打造自駕車,並且推出NVidia Cosmos平台,讓想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品牌可以在上面開源 二、推出新的顯卡 RTX 5070,使得原本的 RTX 4090 價格暴跌 三、推出給 AI 工程師用的 AI PC 『Project DIGITS』 很多人以為這個消息會讓NVIDIA的股價持續飆漲,殊不知,盤前上漲的2.5%只是虛晃一槍,開盤之後的NVIDIA一路走低,帶動整個科技股全部下跌,終場NVIDIA下跌6.2%,高低點震幅達8.7%,股價再次回到140美元。 引發眾人討論,NVIDIA牛市結束了嗎?投資人到底『要什麼』才願意持續買單?
聯博美國收益基金
1/7
根據境外基金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聯博美國收益基金過去 12 個月淨申購資金為 665 億新台幣,是全台灣所有境外基金中淨申購金額最高的。 但實際上,該基金在過去一年收益並不突出,在所有債券型基金中也排不上前面。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該基金有 4 成以上資金投資於美國公債,有 3 成放在投資等級債上。由於降息幅度低於預期,美國實體經濟也比想像中好,因此這兩種債券的漲幅在 2024 年不如預期。 如今到了 2025 年,市場對利率的預期又有新的變化,投資人該如何抉擇?
PIMCO多元收益債券基金
1/2
FED鷹派發言,聯準會基金期貨暗示2025年末的政策利率將約為4%,也就是只降一碼,消息放出後,債券市場反應劇烈,根據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統計數據表明,消息出來之後,投資等級債與新興市場債都有大量資金流出 只有美元非投資等級債有資金流入 這樣的情況表明了市場對於『賺取息收』的需求遠大於『賺取價差』 同時也表明了市場對於美國實體經濟的看好,認為大規模違約不會發生。 但FED的預測並不一定是事實,2024年就有多次『上調』失業人口數據,也就表民目前的勞動市場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穩定 到底是場如何表現?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 這些問題的答案,讓基金事來告訴你。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
1/2
FED在2024年底鷹派發言,表明 2025 年降息幅度與步調會放緩 消息放出後,債券市場反應劇烈,根據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統計數據表明,消息出來之後,投資等級債與新興市場債都有大量資金流出 只有美元非投資等級債有資金流入 這樣的情況表明了市場對於『賺取息收』的需求遠大於『賺取價差』 同時也表明了市場對於美國實體經濟的看好,認為大規模違約不會發生。 因此2025年的債券投資應該要以上述兩者當成指標來做應對。
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
1/2
2024 年結束了,表現最亮眼的就是 AI 數據中心相關的標的。生產AI 晶片的 NVIDIA與各大 雲端資料中心(CSP) 如 META、MSFT、AMAZON、Google等都獲得很高的漲幅。 但2024年底,有一匹黑馬開始狂飆,就是”博通”,而它的上漲似乎也表示著2025年的多頭從上游開始慢慢下移。 畢竟博通所做的『客製化』晶片並不是CSP使用的,而是更下游的手機/電腦廠商使用,甚至電動車等品牌商。 而當他們開始蓬勃發展時,投資AI成長的資金也會開始板塊挪移。 畢竟資金都會尋找成長最快最有亮點的產業,而其實這個現象從2024年H2就開始呈現,大家可以看的出來NVIDIA其實下半年幾乎沒有漲跌。 因此許多分析師也都開始猜測,下一個領漲板塊到底在哪?
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
1/2
2024年台股最吸睛與吸金的兩大ETF 00939 與 00940的表現都不太理想。 在大多頭年,兩檔ETF的含息報酬率都是負的。 而2025年他們受新法規約束,殖利率預估會更低,這到底會對ETF的績效造成什麼影響? 投資人是應該逢低加碼還是應該直接避開這類型的ETF?
貝萊德世界健康科學基金
1/2
12月初,美國最大醫療保險公司 聯合醫療保險的 CEO 在紐約街頭去參加投資人說明會的路上遇到民眾持槍攻擊,不幸殞命。 這個消息傳出後舉國皆驚,但令人意外的是,多數美國民眾並非呼籲警察趕快抓出兇手,而是幾乎一面倒的認為這個保險公司的老闆罪有應得。 甚至許多民眾開始分享自己被昂貴醫療保險拖垮,從而破產的經歷。 一時之間,許多人開始討論,到底醫療保險為何如此不得人心,是保費太昂貴?還是理賠不合理?保費為何如此昂貴,源頭為何?
貝萊德新世代運輸基金
2024/12/30
過去幾年,全球最慘的產業應該就屬於石化產業了。 許多企業產品不斷壓縮利潤,獲利銳減。 進而影響許多人的工作機會,而那些號稱環保的再生能源產業拿著補貼同樣不賺錢卻傳的盆滿缽滿,因此川普政府非常看不慣。 川普也表明,一月上台後會開始廢除拜登政府推行的環保補貼政策。 以及民眾每購買一台電動車也都有最高7500元的補貼政策。 把省下來的錢用來減稅,讓傳統企業能雇用更多員工。 也因為這樣,許多電動車廠就開始削價競爭,甚至有很多虧錢賺補貼的公司產生。 同時可能再次退出巴黎協議的環保合作,因此2050年美國是否能完成淨零排放,充滿變數,整體再生能源產業也可能會經歷一波不小的風浪。 這不光影響了石化行業的獲利近程,全行業包含運輸業也都受到影響。
法巴能源轉型股票基金
2024/12/30
再生能源一直以來都是共和黨與民主黨最大的爭執點。 雖然兩者都認同環保很重要,但拜登政府的作法是只要燃燒石油的企業都需要課以重稅,反觀那些純再生能源產業需要高額補貼;川普的做法是給予石化產業補貼鼓勵他們轉型,並不鼓勵那些不賺錢的再能生能源產業。 兩者的作法對於投資人選股來說有巨大差別。 因此川普上台後打算廢除拜登撥付的3700億美金補貼預算以及民眾購買電動車每台 7500 美元的補貼,也因為這樣,許多電動車廠就開始削價競爭,甚至有很多虧錢賺補貼的公司產生。 但實際上,電動車的模組化生產用不了多少工人,因此許多美國的勞工都很不滿,高通膨他們承受了,但補貼卻都給了這些財團資本。 而川普很可能會直接取消這項政策,重啟石油產業,同時可能再次退出巴黎協議的環保合作,因此2050年美國是否能完成淨零排放,充滿變數,整體再生能源產業也可能會經歷一波不小的風浪。
富邦未來車ETF (00895)
2024/12/30
川普一月即將上台,雖然他與拜登(賀錦力)政府的政策有很多不同,但大多方向上都是一樣的,若要說有甚麼最大的的矛盾點會讓本來賺錢的行業賠錢;本來賠錢的行業賺錢的,就是在環保的議題上了。 眾所皆知,拜登在歐巴馬時期就已經力推環保政策。 上台後更是撥付了3700億美金的預算用以補貼各種再生能源政策。之後又陸續提交了各種預算草案,預估在整個議題上會支出上兆美金。 民眾每購買一台電動車也都有最高7500元的補貼。 也因為這樣,許多電動車廠就開始削價競爭,甚至有很多虧錢賺補貼的公司產生。 但實際上,電動車的模組化生產用不了多少工人,因此許多美國的勞工都很不滿,高通膨他們承受了,但補貼卻都給了這些財團資本。 而川普很可能會直接取消這項政策,重啟石油產業,同時可能再次退出巴黎協議的環保合作,因此2050年美國是否能完成淨零排放,充滿變數,整體再生能源產業也可能會經歷一波不小的風浪。
國泰中小成長基金
2024/12/25
川普增加關稅,大企業何去何從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這時候應該把目光轉向小企業,畢竟這些企業很多就指著單一供應鏈生活,很可能台積電資本支出就是它營收的8成來源,因此相對來說比較不受到影響。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中小企業是否有機會在2025年表現優於大盤?讓基金事來告訴你!
野村台灣高股息基金
2024/12/25
金管會規定高股息 ETF 的配息不能高於所追蹤的指數,這個規定雖然年初就頒發了,但今年的配息來自去年,多數ETF上半年沒有受到影響,下半年才開始陸續受到影響,而2025年則是全面都會受到影響。 台灣2024年吸引許多人開戶投資台股,而ETF中最吸金的就是高股息ETF,一旦他們無法配發高息,那很可能讓大家失去投資興趣,新資金無法如同2024年一樣湧入甚至可能撤資,那這些『高股息』股票的本益比可能會下滑,因此主打高股息投資的標的可能都會受到影響。
富邦台50(006208)
2024/12/24
2024年即將結束, 006208,表現非常亮眼。本年到12/24含息上漲50% 但如果仔細來看會發現,該ETF在今年的Q1、Q2分別上漲了19%、18%而Q3、Q4卻幾乎盤整,Q3下跌了1%、Q4上漲7%。 到底2025年該 ETF 的走勢會是持續上漲還是繼續盤整? 投資人是該繼續追捧市值型ETF 還是應該換股? 這些問題的答案,讓基金事來告訴你。
元大台灣50 ETF (0050)
2024/12/24
2024年即將結束, 全台最大ETF 0050 含息上漲了46%,表現非常亮眼。 但如果仔細來看會發現,該ETF在今年的Q1、Q2分別上漲了19%、18%而Q3、Q4卻幾乎盤整,Q3下跌了1%、Q4上漲4%。 到底2025年該 ETF 的走勢會是持續上漲還是繼續盤整? 投資人是該繼續追捧市值型ETF 還是應該換股? 這些問題的答案,讓基金事來告訴你。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 (00713)
2024/12/24
伴隨著2024年台股加權指數大漲,未來12個月台股殖利率預期已經跌破3%,加上金管會修法不准ETF超額配發,2025年投資人應降低對股息的期待,轉而將投資的預期轉入『資產增長上』。 但市值型ETF幾乎都買台積電,而這艘台股最大龍頭近期有點太出頭了,被多方勢力盯上,如美國總統川普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表明台積電賺走了美國人的錢,應該要針對它加關稅或要求到美國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因此,高息低波類股票可能會是2025年最容易吸金的ETF。
摩根美國智選基金
2024/12/19
12月18日,FED舉行了2024年最後一次例會,鮑威爾如期降息一碼,並且對2025年的利率做了預期。 他表示,預估2025年降息兩碼。由於這個預期比市場普遍預期的3~4碼少了很多。 足見 FED 可以說是非常鷹派的。 聞訊,美股三大指數直線下跌,道瓊跌破千點。 多檔原本領漲的AI股大幅下跌。 摩根士丹利也表示FED比他們預估的更鷹派,也表示會調整2025年的市場估值模型,並且認為交易員應該遵循槓鈴策略(資產應該極致的追求ALPHA或是極端保守,不應像2024年只要追求大盤報酬率BETA就能有好的結果)。 因此2025 年的投資難度會大幅增加,投資人也應該更加謹慎小心。
安聯全球收益成長基金
2024/12/17
川普的政策使得全球資金開始轉移。 很多資金流出債券市場,畢竟降息的預期越發推遲,很多人認為高關稅壁壘會讓通膨再起。 除此之外,歐洲受法國政治動盪、消費與製造業衰退等影響吸引力開始流失。 日本可能面臨政治壓力強迫升息暫緩QE ,畢竟就連日本第二大富豪孫正義都打算加大對美投資,宣布會在2025~2028川普任期內投資1000億美金 (川普要求加碼到2000億!) 這些巨量資金的流動可以說是一個投資風向標,畢竟大量資金流入時就會推高該區域的金融產品價格。如果孫正義代表的日本財閥或VC資金會大量流入美國,那很可能未來美國的股市將走向新高。 因為在過去短短一個月內發生了這麼多事情,2025年的資產到底該如何布局?是加碼美國,還是放眼其他市場?是該聚焦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
駿利亨德森平衡基金
2024/12/17
2024年即將結束。 在這一年,許多國家無論實體經濟如何,股票市場表現都挺亮眼的,但目前也有不少分析師認為,此時的繁榮是在透支未來的潛力。 許多分析師都認同, 2025年的金融市場波動會加劇,能依靠指數投資獲取大量財富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未來很可能大盤會進入盤整震盪格局。 投資人想從中挑選出可持續上漲的標的難度會大大增加 而其中,英國知名資產管理公司駿利亨德森的 CEO Ali Dibadj就撰文表示,他認為2025年影響市場最大的三個因素就是: 地緣政治的調整、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昂貴的資金成本。 至於它們將會如何影響市場?又帶來什麼樣的投資機會,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貝萊德歐洲基金
2024/12/17
2024年12月13日,就在歐洲央行受不了衰退的經濟提早降息的隔天,德國DAX指數創下了歷史新高。 全年累計至今上漲了21.45%,領先許多國家股市。 這樣的表現讓許多人好奇,到底是德國經濟真的有那麼好,還是德國企業股價虛高? 歐洲股市目前到底有沒有反映下行的經濟,應該放空嗎?
先機環球動態債券基金
2024/12/16
歐洲央行12日宣布再次降息,瑞士更是一次降息兩碼。 這已經是2024年第四次降息,且ECB歐洲央行表示降息步調可能進一步加快,甚至開啟QE。 但目前整體歐洲製造業低迷,服務業動能減弱,加上關稅貿易戰可能捲土重來,但資本市場對於歐債的興趣還是沒有因此提高。 因此到底歐債是否能因降息帶動投資?美債的吸引力到底如何?英國是否會跟進降息?
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
2024/12/16
本次降息循環始於2024年9月,而且是一次就降息兩碼,這引發許多投資人討論,認為債券上漲即將開始了。 但後來,與直覺相反的走勢發生了。 降息的確在持續,9月、11月甚至本周12月都會降息。 但債券價格卻沒有上漲甚至還有下跌。 這主要是因為,過去3次的降息早在半年前就開始已經反映當下要反映的是未來的利率走勢。 目前德意志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的經濟學家已經開始預測,FED在2025年不會採取任何降息行動。因此,許多資金開始撤離債市。 但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另一派人認為美國的實體經濟並沒有數據看起來的那麼好,畢竟過去幾個月美國都會在失業人數數據公告後一兩個月又上調,除此之外,美國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日前也公告了11月的企業裁員人數,數據高達5.77萬人,月增3.8%,年增26.8%。這些數據可能隨時讓FED加速降息。 因此如何投資債券,引發眾人討論。
PIMCO全球投資級別債券基金
2024/12/15
FED又再次發表暫緩降息言論,德意志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的經濟學家甚至預測,FED在2025年不會採取任何降息行動。 但FED卻又持續的在降息,預估本周會再降一碼。 不過也有一派債券投資人認為,說是一回事,要看怎麼做才對。降息循環已經開始,9月、11月都降息了,FED 12月也即將再降息一碼,應該趁早進場。 而且美國的實體經濟並沒有數據看起來的那麼好,畢竟過去幾個月美國都會在失業人數數據公告後一兩個月又上調,除此之外,美國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日前也公告了11月的企業裁員人數,數據高達5.77萬人,月增3.8%,年增26.8%。這些數據可能隨時讓FED加速降息。 因此如何投資債券,引發眾人討論。
鋒裕匯理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2024/12/15
市場翻臉的速度比翻書還快,雖然FED自9月開始降息且12月可能持續降息,但川普與鮑威爾的一句話就讓大量資金開始流出新興市場。 先是鮑威爾表示降息可能放緩,而川普又表示會增加關稅,這使得許多南美、亞洲等新興市場的投資資金開始流出。 德意志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的經濟學家甚至預測,FED在2025年不會採取任何降息行動。 但雖然目前的走勢好像美國才是資金最好的流向, 但也有另一派聲音反對,他們認為,美國的實體經濟並沒有數據看起來的那麼好,畢竟過去幾個月美國都會在失業人數數據公告後一兩個月又上調,除此之外,美國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日前也公告了11月的企業裁員人數,數據高達5.77萬人,月增3.8%,年增26.8%。這些數據可能隨時讓FED加速降息。 因此如何投資債券,引發眾人討論。
高盛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2024/12/15
川普表示會針對去美元化的國家制定處罰性罰款,鮑威爾表示降息可能放緩,降息循環雖然開啟,但FED看法隨時都在變動。 有一派認為,降息循環已經開始,9月、11月都降息了,FED 12月也即將再降息一碼,應該趁早進場。 而且美國的實體經濟並沒有數據看起來的那麼好,畢竟過去幾個月美國都會在失業人數數據公告後一兩個月又上調,除此之外,美國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日前也公告了11月的企業裁員人數,數據高達5.77萬人,月增3.8%,年增26.8%。這些數據可能隨時讓FED加速降息。 但另一種聲音卻認為,美國經濟比9月更強勁,降息需要更謹慎,即便12月如期降息一碼,步調也會放緩。 德意志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的經濟學家甚至預測,FED在2025年不會採取任何降息行動。 因此如何投資債券,引發眾人討論。
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2024/12/15
降息循環雖然開啟,但FED看法隨時都在變動。 有一派認為,降息循環已經開始,9月、11月都降息了,FED 12月也即將再降息一碼,應該趁早進場。 而且美國的實體經濟並沒有數據看起來的那麼好,畢竟過去幾個月美國都會在失業人數數據公告後一兩個月又上調,除此之外,美國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日前也公告了11月的企業裁員人數,數據高達5.77萬人,月增3.8%,年增26.8%。這些數據可能隨時讓FED加速降息。 但另一種聲音卻認為,美國經濟比9月更強勁,降息需要更謹慎,即便12月如期降息一碼,步調也會放緩。 德意志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的經濟學家甚至預測,FED在2025年不會採取任何降息行動。 因此如何投資債券,引發眾人討論。
鋒裕匯理策略收益債券基金
2024/12/15
FED 12月即將再降息一碼,許多打算趁降息債券上漲進場獲利的投資人都開始蠢蠢欲動。 目前市場對降息有兩種聲音,一種是FED 主席鮑威爾日前表示,考慮到美國經濟比9月更強勁,降息需要更謹慎,即便12月如期降息一碼,步調也會放緩。 德意志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的經濟學家甚至預測,FED在2025年不會採取任何降息行動。 但也有另一種是有人預測美國的實體經濟並沒有數據看起來的那麼好,畢竟過去幾個月美國都會在失業人數數據公告後一兩個月又上調,除此之外,美國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日前也公告了11月的企業裁員人數,數據高達5.77萬人,月增3.8%,年增26.8%。這些數據可能隨時讓FED調轉馬頭,因此如何投資債券,引發眾人討論。
聯博美國成長基金
2024/12/9
美國股市空荒指數過去一個月下跌34%。 這是因為大選結束了,內閣成員也逐漸公布,外交與經濟政策如何等等都已經明朗。 按照川普過去的做事風格,最早喊出來的條件就屬於「漫天要價」,接下來就是「就地還錢」的環節,而這也代表分析師們已經可以根據現有數據預測出最糟情況會是怎樣。 這也代表不確定性消失,投資環境更加安定了。但市場過度瘋狂也導致股價偏高,目前到底處於『在憧憬追隨中成熟?還是在希望熱絡中毀滅?』,到底是否值得進場?值得大家討論。
摩根美國科技基金
2024/12/9
大選結束近一個月,政策會如何布局、內閣會選誰、外交與經濟政策如何等等都已經公告。 按照川普過去的做事風格,最早喊出來的條件就屬於「漫天要價」,接下來就是「就地還錢」的環節,而這也代表分析師們已經可以根據現有數據預測出最糟情況會是怎樣。 這也代表不確定性消失,投資環境更加安定了。過去一個月,美股VIX(恐慌)指數下跌34%,但這是否就代表目前金融市場值得大幅加碼?
聯博精選美國基金
2024/12/2
川普開始公布各種政策,其中針對全球想去美元化提出了提高關稅的威脅,除此之外,針對美國的各個產業都給予一明確的政策。 受此刺激影響,過去一個月每周流入美國股票的資金都是增加的。大型股票基金吸引力 52.7 億、小型股票基金吸引了 31.1 億,其他的資產也都吸引許多淨流入資金。 加上美股 Q4 通常都是上漲,現在是否還能進場?
元大高股息ETF (0056)
2024/12/2
2023年底金管會發布最新的ETF配息新規定,要求所有的ETF配息率不可高於所追蹤的指數。 雖然規定實施了近一年,但實際上2024年的配息多半來自2023年的獲利,因此多數的ETF沒有受到影響,但目前已經來到年底,大家投資看的是2025年的展望,未來這些高股息ETF吸引力可能不再存在。 畢竟大家會選擇高股息ETF主要就是希望有較高的穩定現金流,但如果就連這個都不再存在了,那投資人是否仍有繼續持有他們的必要性?
匯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
2024/11/29
距離年關只剩下一個月,高盛、摩根、瑞銀等投資銀行一改上半年唱衰中國的態勢,開始紛紛做多中國。 認為目前處於谷底的中國股票市場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中港股票未來一年的報酬率約在13%~15%之間,建議大家買進。 就連滙豐也說,整個亞洲股市都高漲,使得中港股市更顯突出,許多資金甚至獲利了結後從印度回流中國。 富達國際的分析師也再度加倉中國,預期財政刺激措施將提振經濟。 這種大動作打臉自己的行為在投資銀行中是比較少見的。 大多數的投行給出的建議都會比較保守,空頭轉多頭中間會有一個觀望的過程,直到確定訊號明確才會建議買進。 這樣的作法讓投資人開始議論,中國這次是否是玩真的?川普上台後的對中政策可能不僅對目前的中國不算利空,甚至可能是利多? 眾多問題,引發許多人討論。
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
2024/11/29
距離年關只剩下一個月,高盛、摩根、瑞銀等投資銀行一改上半年唱衰中國的態勢,開始紛紛做多中國。 認為目前處於谷底的中國股票市場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中港股票未來一年的報酬率約在13%~15%之間,建議大家買進。 就連匯豐也說,整個亞洲股市都高漲,使得中港股市更顯突出,許多資金甚至獲利了結後從印度回流中國。 富達國際的分析師也再度加倉中國,預期財政刺激措施將提振經濟。 這種大動作打臉自己的行為在投資銀行中是比較少見的。 大多數的投行給出的建議都會比較保守,空頭轉多頭中間會有一個觀望的過程,直到確定訊號明確才會建議買進。 這樣的作法讓投資人開始議論,中國這次是否是玩真的?川普上台後的對中政策可能不僅對目前的中國不算利空,甚至可能是利多? 眾多問題,引發許多人討論。 參考來源: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施彬報告https://www.ubs.com/global/en/assetmanagement/insights/thematic-viewpoints/apac-and-emerging/articles/webinar-with-bin-shi.html
摩根中國基金
2024/11/29
距離年關只剩下一個月,高盛、摩根、瑞銀等投資銀行一改上半年唱衰中國的態勢,開始紛紛做多中國。 認為目前處於谷底的中國股票市場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中港股票未來一年的報酬率約在13%~15%之間,建議大家買進。 就連匯豐也說,整個亞洲股市都高漲,使得中港股市更顯突出,許多資金甚至獲利了結後從印度回流中國。 這種大動作打臉自己的行為在投資銀行中是比較少見的。 大多數的投行給出的建議都會比較保守,空頭轉多頭中間會有一個觀望的過程,直到確定訊號明確才會建議買進。 這樣的作法讓投資人開始議論,中國這次是否是玩真的?川普上台後的對中政策可能不僅對目前的中國不算利空,甚至可能是利多?
富達中國聚焦基金
2024/11/29
距離年關只剩下一個月,高盛、摩根、瑞銀等投資銀行一改上半年唱衰中國的態勢,開始紛紛做多中國。 認為目前處於谷底的中國股票市場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中港股票未來一年的報酬率約在13%~15%之間,建議大家買進。 就連匯豐也說,整個亞洲股市都高漲,使得中港股市更顯突出,許多資金甚至獲利了結後從印度回流中國。 富達國際的分析師也再度加倉中國,預期財政刺激措施將提振經濟。 這種大動作打臉自己的行為在投資銀行中是比較少見的。 大多數的投行給出的建議都會比較保守,空頭轉多頭中間會有一個觀望的過程,直到確定訊號明確才會建議買進。 這樣的作法讓投資人開始議論,中國這次是否是玩真的?川普上台後的對中政策可能不僅對目前的中國不算利空,甚至可能是利多? 眾多問題,引發許多人討論。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
2024/11/28
11 月 15 日,鮑威爾一句「美國經濟強勁,降息步調將放緩」,讓國際資金開始流出新興市場,回流美國。 但流入美國的資金並沒有選擇國債與投資等級債,這些資金正尋找利差更高、成長更明確的標的。 目前的股票市場,成長明確的多是因 AI 帶動下的巨型企業。除此之外的企業雖有高成長的可能,但也伴隨高風險,因此,可轉債成了許多投資公司偏愛的選項。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
2024/11/25
FED 主席鮑威爾在 11 月 15 日的公開演講中採取鷹派立場,表示目前勞動力市場已經回穩,FED 沒有必要快速降息。 受此消息影響,大量資金從國債與投資等級債流出。 畢竟降息步調放緩,這些債券的上漲已是遙遙無期。 而支撐降息放緩的主因是經濟強勁,這意味著違約率上升的風險不高,因此非投資等級債成了許多資金關注的標的。
聯博國際醫療基金
2024/11/22
川普當選總統確定當選,許多官員、許多政策對業界的影響也開始浮現。 其中對生技醫療產業帶來的衝擊是很大的利空。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衝擊,是因為川普打算改革 ACA 平價醫療法案並且打算修正奧巴馬健保。 過去的歐巴馬健保等於只做最基層的保障,超過最基本的需求都要自費,藥廠制定藥價的彈性空間很大,年年調升價格屬於基本操作。但川普打算擴大保障的範圍,尤其一些慢性病用藥,如果價格持續調漲,它們將不再是醫生開藥的處方簽。 也就是說,想成為美國醫院的常規用藥,就必須要降價到多數美國人都能接受的範圍,例如他希望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每個月控制在35美元以下。 由於這些發言,許多藥商的獲利預期開始調低,畢竟能漲價的藥物無法大量販售,因此許多生技醫療公司股價開始下跌反映。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
2024/11/22
川普當選總統確定當選,許多相關對企業的政策影響也開始浮現。 其中對生技醫療產業帶來的衝擊是很大的利空。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衝擊,是因為川普打算改革 ACA 平價醫療法案並且打算修正奧巴馬健保。 過去的歐巴馬健保等於只做最基層的保障,超過最基本的需求都要自費,藥廠制定藥價的彈性空間很大,年年調升價格屬於基本操作。但川普打算擴大保障的範圍,尤其一些慢性病用藥,如果價格持續調漲,它們將不再是醫生開藥的處方簽。 也就是說,想成為美國醫院的常規用藥,就必須要降價到多數美國人都能接受的範圍,例如他希望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每個月控制在35美元以下。 由於這些發言,許多藥商的獲利預期開始調低,畢竟能漲價的藥物無法大量販售,因此許多生技醫療公司股價開始下跌反映。
匯豐印度固定收益基金
2024/11/22
印度市場最近空頭消息頻發,先是莫迪政府沒有取得國會絕對多數席位,許多外資認為政策可能有風險紛紛撤資,再來就是國內最大企業之一,阿達尼集團被興登堡發報告做空,最近查出爆料內容屬實,阿達尼集團確實存在嚴重的貪腐問題。 這些數據一經確認且牽扯到美國證交會SEC,一時間股價大跌,一天內集團市值縮水20%、超過1500億美金市值蒸發。 這一事件影響的不光是阿達尼集團,對整個印度市場來說都有著不小的衝擊。
復華富時高息低波ETF (00731)
2024/11/21
高股息ETF 2024年成為台灣資本市場最吸金工具。 而其中配息率最高的就是復華富時高息低波ETF (00731),該標的全年共配發了10.35元,以當前的股價來看,殖利率高達14.29% 勇奪每股配息金額與殖利率雙冠。 但,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會成為絕響,這對投資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投資人該如何選擇工具才能獲得同樣的現金流?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 (00929)
2024/11/18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配息縮水,從4月的0.2元減少至11月的 0.11元,復華投信13日公告,00929本次收益分配100%都來自股利所得,除了沒有收益平準金,也無已實現資本利得。 聞訊,投資人失望賣壓出籠,股價下跌。 過去兩年台股飆漲,許多投資人都加入了股票市場撈金,其中高股息ETF更是成為大家所喜愛的標的,畢竟台灣人喜愛現金流產品,過去兩年大漲的股市,這些高股息ETF不光高配息,自身股價也跟著上漲,這讓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這樣的情況得以永遠延續。 相關產品吸金能力也超過所有的金融產品,一檔沒有驗證過的產品剛 IPO 就能吸金數千億。 但這樣的情況今年卻沒有再複製,許多高股息 ETF 投資人今年看著飆漲的大盤,手上的ETF卻原地踏步,配息金額還越來越低,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未來的ETF配息率到底會如何?這些問題引發眾多投資人熱議。
瀚亞日本動力股票基金
2024/11/14
最近日本企業財報周開跑,獲利喜憂參半。加上川普當選後,日幣可能受到政治干預,許多海外投資人紛紛開始降低日本持股。尤其在美元計價的日股指數跌破200日線之後,瑞穗證券的分析師特別表明,相對成長疲軟且明顯將進入下跌趨勢的日股很難吸引長線投資人。 根據過去6個月的數據顯示,外資越多的日股下跌趨勢越明顯,反倒是外資比例低於15%的日股,上漲趨勢仍持續,這樣的趨勢讓許多日股投資人開始思考,到底該如何布局才能在日幣回暖之前賺取最大的價差收益。
兆豐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新臺幣)
2024/11/12
川普上台之後,非美地區的股票市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其中被點名搶走美國不少錢的台股也在瑟瑟發抖。 在此情況下,許多人會開始考慮把資金從股市撤回現金。 但留現金又擔心台灣因為政治風險匯率貶值,因此多數人會想換成美元。 可是美元此時換匯,擺放活存利息不高,擺放定存又不方便,因此很多人開始尋找能直接以台幣投資美元定存的管道。
兆豐寶鑽貨幣市場基金
2024/11/12
川普上台之後,非美地區的股票市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其中被點名搶走美國不少錢的台股也在瑟瑟發抖。 在此情況下,許多人會開始考慮把資金從股市撤回現金。 但買過股票的投資人都知道,交割戶是沒有利息可言的,一般活存帳戶的利息也不高,定存又不方便,因此哪邊是最好停泊資金的地方引發眾人討論。
富達美元現金基金
2024/11/12
川普上台,不確定性減少,美股創新高。 但縱橫股海餘一甲子的股神卻大量賣股並且停止回購自家公司的庫藏股。 目前波克夏帳上的現金水位已經來到驚人的3252億美元,購買的美國短期國債總額甚至比FED聯準會還要更高! 這些極端保守謹慎的舉動,讓人不禁想起巴菲特的名言『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 現在是否應該要開始恐懼?投資人該如何做才能和巴菲特一樣保留現金的同時獲得最大報酬率? 這些問題近期引發投資人熱烈討論。
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基金
2024/11/5
雖然美國的就業數據並不如市場預期,但貝萊德仍然認為,FED的降息步調會比預估的更緩慢, 如果想抓住這波降息的債券價格上漲行情,投資人應該更多關注歐洲的固定收益投資標的。 目前最佳的資產組合配置應該是美國的股票+歐洲的債券。 這樣的策略引發投資人討論。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 (00878)
2024/10/24
之所以有這麼好的表現並不光是因為股價帶動淨值上漲,更多的原因是資金的大量湧入。 而這也引發許多投資人好奇。 到底00878有哪些吸引力足以媲美老牌且歷史更悠久的0056,而且也超過新盡各式的月配息高股息ETF? 是因為ESG這個理念? 還是因為更低的管理費? 抑或是季配息頻率? 之所以最近討論的聲音變多,主要是因為最近許多老牌『存股』都慢慢變成『存骨』了。 例如台塑四寶,受到中國低價競爭與日漸嚴格的環保法規與碳稅,獲利一年不如一年。 台泥、中鋼甚至中租、裕融也是同樣的狀況。 過去這些企業的股東追求的就是穩定配息,現在這些企業都有點力不從心了。 而主要選擇高股息的ETF到底是如何挑選股票的,他們如何保障穩定配息引發許多投資人關注。
高盛環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2024/10/23
資產管理巨頭 Blackstone 發布了 Q3 財報,內容指出,相比於資產管理,Blackstone 現在更像是一家私人信貸公司。而購買這些私人信貸基金的主要資金來源,是一些保險巨頭和金融鉅子! 這個現象不僅限於 Blackstone,還包括貝萊德(BlackRock)、Apollo 和 KKR 等資產管理巨頭,它們如今都將公司全部精力投入到這個預估規模達數兆美元的私人債務市場。 這些過去流入不動產 REIT 或購買高收益債的資金,如今正轉向私人信貸產品,這一消息震撼了整個債券市場。 消息傳出後,許多非投資等級債券價格直接下跌,因為最大的買主可能消失了!這也引發全球對於未來債券市場投資方向的熱烈討論。
摩根環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2024/10/23
資產管理巨頭 Blackstone 發布了 Q3 財報,內容指出,相比於資產管理,Blackstone 現在更像是一家私人信貸公司。而購買這些私人信貸基金的主要資金來源,是一些保險巨頭和金融鉅子! 這個現象不僅限於 Blackstone,還包括貝萊德(BlackRock)、Apollo 和 KKR 等資產管理巨頭,它們如今都將公司全部精力投入到這個預估規模達數兆美元的私人債務市場。 這些過去流入不動產 REIT 或購買高收益債的資金,如今正轉向私人信貸產品,這一消息震撼了整個債券市場。 消息傳出後,許多非投資等級債券價格直接下跌,因為最大的買主可能消失了!這也引發全球對於未來債券市場投資方向的熱烈討論。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2024/09/30
2024年,台股氣勢如虹,指標股台積電領漲,台股大盤一度突破24,000點。 許多人都希望通過股市致富,而投信業者也趁此機會發行了許多追蹤台股的金融產品。 其中,主打高股息、月配息、科技股等字眼的產品最受投資人青睞,吸納了大量資金。 然而,三個季度過去後,這些吸納大量投資資金的標的,績效卻讓投資人有些失望。 尤其是台灣第一檔月配息ETF 00929,更是落入高股息ETF中績效最落後的前10名之內。
國泰5年+新興債ETF (00726B)
2024/09/30
過去兩年,由於全球成熟市場大幅升息,資金流向歐美等國家的市場。畢竟,成熟市場意味著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及相對穩定的匯率,風險較小且收益不小。 因此,新興市場的高息吸引力下降,許多國家苦苦支撐。有的國家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吸引外資,有的則撐不住,只好放開匯率控制,並尋求IMF協助。 前者可能因為負債比高、國家沒有足夠償債金流而遭遇降評,後者可能會導致匯率崩盤。 如今,這樣的情況有結束的趨勢。Fed於9月降息兩碼,且根據點陣圖顯示,有機會在一年內結束降息循環,將基準利率回到2%~3%之間。也就是說,未來12個月可能會大幅且快速降息,這將使市場資金從貨幣市場基金、美債等低利率標的流出,尋找更高利率的投資機會,其中新興市場債券將備受關注。 同時,不僅美國,中國央行也史無前例地啟動寬鬆的貨幣政策。中美兩大經濟體大幅降息,歐元區也早已開始降息循環,因此,新興市場債券值得關注。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
2024/09/26
過去兩年,美國因為科技業強勁,帶動美股快速成長,加上無風險利率超過5%,導致全球各國資金流向美國。然而,隨著美國開始降息,這些資金基於利差的因素,將從貨幣市場基金和定存流出,尋找利率更高的投資標的。 尤其是降息後,利差最大的非投資等級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成為投資焦點。此外,日本和亞洲部分國家的股票也有望吸引更多資金。然而,這些投資標的較為分散,投資人開始尋找能涵蓋多個市場的基金,因此多重收益基金逐漸進入投資人視野。
統一奔騰基金
2024/09/18
隨著AI股熱情消退,許多投資人都開始關注下一個有機會成為多頭領軍產業的邊緣運算。 最被人關注的就屬於AI NB與AI Smartphone 被資本市場忽略很久的各種消費性電子供應鏈概念股也都開始獲得基金經理人的信賴 如散熱、鏡頭、機構件、電源與PCB廠等。 尤其是今年許多品牌都推出摺疊手機,華為更是推出“三折疊” 對於『手機軸承』、『散熱』需求都會加大,相關供應鏈可望獲利。
匯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
2024/09/5
科技股因 AI 發展受到過多關注,也被寄予了過高的期待。目前由於 NVIDIA 受到反壟斷調查,成長前景開始堪憂,許多人開始將資金從科技股撤出。一路穩健成長的基礎建設產業開始受到投資人關注。 大家才發現,原本以為只能穩健成長的基礎建設,因為 AI 的高速發展,很多基礎設施的落後會大大影響科技發展。就像當年基地台不夠密集,手機的普及就很困難一樣。現在,5G 甚至 5.5G 若不夠密集,自動駕駛汽車和小型精密無人機等應用也難以推廣。這對 AI 的應用將形成限制,因此多國政府正在「加大」基礎建設的資本支出,受此影響,相關產業表現亮眼。
富達全球科技基金
2024/08/28
蘋果今年6月在發表會上重新定義了AI並且發表了搭載Apple產品的Apple Intelligence,讓大家認為這個產品是AI邊緣運算推廣的希望。 而這款產品預估會在9月9日下午1點發表並接受預訂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APPLE發起進攻的號角,奪得科技領軍人物地位的表現,引發資本圈大幅度關注。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
2024/08/20
2024年中國經濟持續積弱不振,全球景氣主要靠歐美帶動。 但如今美國經濟成長開始放緩,加上戰爭風險下跌,油價開始走跌,與此同時,除黃金外,其他金屬的價格如銀礦與銅礦也都開始疲軟。 似乎宣告原物料多頭行情的結束。
國泰台灣5G PLUS ETF (00881)
2024/08/12
本基金近1個月跌幅達 -15.07% (2024.07.05 - 2024.08.06)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
2024/07/19
科技股正在遭到資本拋售,許多資金開始尋求穩健且被低估的安全標的,一些提早進行這類資產布局的基金有望在下半年否極泰來。 其中,歷史悠久,至今70年的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富達美元債券基金
2024/07/19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紐約梅隆美國股票收益基金
2024/07/19
近期川普當選呼聲上漲,由於他提出的政見對科技新創公司不利,相比之下,它更支持提供更多就業率的製造業,一時之間資金流竄到其他行業,其中過去沒有跟漲的製造業、醫療、金融也是補漲呼聲最高的產業,因此專門投資這些價值股的紐約梅隆美國股票收益基金下半年的表現值得關注。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
2024/07/19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摩根環球債券收益基金
2024/07/19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紐約梅隆美國市政基礎建設債券基金
2024/07/19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
2024/07/18
本基金近月上漲8.79%(2024/06/14~2024/07/16),引發投資人關注
富達全球入息基金
2024/07/18
科技股成長放緩,資金開始回流到本益比較低的高殖利率績優股,富達全球入息基金近期淨值開始走升。
群益A級公司債(00792B)
2024/07/17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富邦A級公司債(00746B)
2024/07/17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
2024/07/17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元大20年BBB級美元公司債ETF (00720B)
2024/07/17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群益投資級電信債(00722B)
2024/07/17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國泰10年BBB級公司債ETF (00725B)
2024/07/17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國泰10年A級公司債ETF (00761B)
2024/07/17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聯博優化波動股票基金
2024/07/17
上半年美股牛市沖天,聯博投信:下半年有望續漲
PIMCO全球債券基金
2024/07/17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
2024/07/17
鮑威爾發表關鍵訊息『降息不必等通膨回到2%』以下,加上盛傳喜歡低利率的總統川普重槍後支持度大漲,很多人認為未來很可能降息速度與幅度都會高於預期,債券投資值得關注。
匯豐資源豐富國家收益基金
2024/07/17
匯豐資源豐富國家收益基金更換經理人何立凱 他過去主要的操盤經驗是國泰人壽的債券操盤手以及凱基投信的債券基金經理人。 擅長通過產業面與國家經濟變化調整各區域投資比重。 因此值得投資人再次關注本基金。
元大20年AAA至A公司債ETF (00751B)
2024/05/20
之前我們提到過目前因為投資等級債和高收益債利率差距不大,想投資債券價格反彈應該選投資等級債。 現在,似乎有了別的機會! Fed把利率拉到5.25%的目的就是為了打壓通膨,但2024年發生了3件事情使得物價很難降回去,引發通膨擔憂 1. 全球去美元化浪潮持續,貴金屬價格上漲,金價突破歷史新高衝破2400關卡;銀價同樣來到12年來新高、使得以此為原料的產品價格很難降低。 2. 工業需求復甦,銅價高漲,電子產品成本大漲。 3. 地緣戰爭+產油國控制產量,油價持續在高檔盤整。 由於上述三點使得多數原物料價格目前不是處於歷史新高就是波段高點,間接造成物價居高不下,通膨指數也一直都在高點。 但這些事情的發生也給了一些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更多保障。 他們本來可能會被高息美元逼到國家破產,畢竟如果墨西哥也要舉債借錢,老大哥美國債息都要5%、那老墨沒有10%可能很難借到錢,可是借10%搞不好自己就倒了。 現在好了,石油等原物料價格上漲,國家主要收入有著落了,財務得到改善,舉債成本降低。 國家信用評等甚至有機會調升。
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 (00772B)
2024/05/20
之前我們提到過目前因為投資等級債和高收益債利率差距不大,想投資債券價格反彈應該選投資等級債。 現在,似乎有了別的機會! Fed把利率拉到5.25%的目的就是為了打壓通膨,但2024年發生了3件事情使得物價很難降回去,引發通膨擔憂 1. 全球去美元化浪潮持續,貴金屬價格上漲,金價突破歷史新高衝破2400關卡;銀價同樣來到12年來新高、使得以此為原料的產品價格很難降低。 2. 工業需求復甦,銅價高漲,電子產品成本大漲。 3. 地緣戰爭+產油國控制產量,油價持續在高檔盤整。 由於上述三點使得多數原物料價格目前不是處於歷史新高就是波段高點,間接造成物價居高不下,通膨指數也一直都在高點。 但這些事情的發生也給了一些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更多保障。 他們本來可能會被高息美元逼到國家破產,畢竟如果墨西哥也要舉債借錢,老大哥美國債息都要5%、那老墨沒有10%可能很難借到錢,可是借10%搞不好自己就倒了。 現在好了,石油等原物料價格上漲,國家主要收入有著落了,財務得到改善,舉債成本降低。 國家信用評等甚至有機會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