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4/17

◼發生什麼事

本基金近1個月漲幅達 5.3% (2023.03.10 - 2023.04.12)

◼為什麼

短期最主要的原因:石油價格的上漲,帶動其他礦產的價格。 石油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及其他產油國為了拉抬石油價格(這段期間石油價格一度跌到66美元一桶),聯合減產石油,日減量達115萬桶,油價自谷底反彈接近24%,回到一桶82美元。 另外,黃金及貴基金價格的上漲,繼續反映市場對於美元的看空。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天然資源的行情似乎一度被擔憂景氣下滑的氣氛及Chat GPT吸金效應所打亂陣腳。 但是在沙國減產及長期供需失衡(供不應求)的支撐下,多數資產管理公司認為,天然資源應該仍會是今年最有表現的類股。 理由是,如果美國不致陷入嚴重的景氣下滑,經濟在下半年復甦,加上中國後疫情的持續復甦,對於天然資源的需求會持續。 這個反彈應該讓不少投資人鬆了一口氣吧?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41

基金觀點

◼發生什麼事

產業面有什麼利多的消息帶動天然資源類股股價?

◼為什麼

以鐵礦砂為例,十一月迄今報價上漲36%。 雖然十一月是鐵礦砂出口的旺季,但是最大進口鐵礦砂的中國在十一月當地鋼材的生產量卻下降4%,除中國以外的生產量也是下滑1% 也就是:鐵礦砂的供應量不變,但使用量卻減少。 因此價格上漲的因素應該如同其他資產,並非“實質面“的因素,而是“資金面”ˋ的影響。 也就是:市場對於通膨的擔憂降低,使得利率下滑,美元轉弱,資金得以釋放到各個資產(股債市),造成價格的上漲,包括原物料。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短期內資金面的影響仍然左右價格波動,但是中長期還是要回歸實質面的供給需求。 受到疫情及減碳 (成本上升) 的影響,過去數年金屬礦場的產能並未擴充(供給有限)。 一旦中國的疫情較為明朗,經濟走回正軌,能源轉型持續(要用到很多金屬),去全球化(從中國的世界工廠轉為搭建各個區域型供應鏈),都對需求面有利。 金屬價格在短期波動後,應該能夠找到支撐並回到上升的趨勢。 我們認為應該趁拉回,建立優質的原物料投資部位,以礦業來搭配其他的能源及農產品基金,或是用綜合的天然資源基金來參與,都是很好的方式。

*以上是基金公司觀點,不代表webzz基金事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鐵礦砂價格上升,帶動礦業公司價格反彈
like icon
25

基金觀點

◼發生什麼事

回顧本季,原油價格最高觸及92美元/桶、貴金屬11月上漲逾10%、鐵礦砂本週漲逾5%,大宗商品表現亮眼,明年或持續超級週期?

◼為什麼

摩根大通認為大宗商品的基本面陸續仍有利多,2023年將持續超級週期。 油價方面,供給面的結構性問題仍存在,需求面將是明年成長與否的關鍵因素。 小摩分析原油受到OPEC+限制供應、產油國減產意願高、低庫存與烏俄戰爭,正處於早期的超級週期階段,看好2023年原油價格從75美元/桶上升至150美元/桶 。 天然氣方面,小摩認為2023年將受到前一年產量影響,短期將從平均6.37美元/百萬英熱回落至4.69美元/百萬英熱,但預期2024年均價回漲至117.5歐元/兆瓦時。 隨著中國陸續解封,預期帶動原物料需求端,在明年成為主要增長動力。國際能源署(IEA)也在12月上調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從9,900萬桶/日成長至1.016億桶/日,整體需求展望偏向樂觀。 鐵鋁等金屬原物料,受益於全球電動能源車發展趨勢以及中國為避免缺電危機而加速的再生能源計畫,需求面有望擴增,同時印尼(鋁土礦生產大國)在12月21日宣布2023年將禁止鋁土礦出口,供應端的限制明年將支撐金屬原物料價格攀升。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原油供給面減產、中國放寬防疫政策(能源消費需求第一大國)、聯準會升息放緩(2023年有望來到升息末期),新一輪的供需結構變化推動大宗商品上行動力。目前仍在這波新超級週期的早期階段,後續成長仍可期待。 但同時也要考量經濟衰退的可能,如果受到景氣萎縮,需求並未顯著提振,天然能源價格的波動可能加劇,但相對的,當通膨下行時,各國央行升息步伐也會趨緩,寬鬆政策對原物料價格有一定支撐。 此檔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的能源股佔比過半,代表這檔基金受能源價格的波動影響,雖比「純能源」基金來得小,但會比「綜合性原物料基金」來得大,適合「非常看好油價,但不想過度集中在單一原物料」的投資者。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