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博美國收益基金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5/18

◼發生什麼事

美國債務上限議題成為市場焦點,美國的公債與投資級公司債近期價格波動頗大,究竟美國債券該不該繼續抱著?

◼為什麼

自1960年以來,美國政府遭遇過78次舉債上限的討論,根據過去經驗,在談判的過程,資本市場由於擔心談判僵持不下,通常會出現焦慮與波動。然而,最終國會都同意提高舉債上限而順利解除危機。 聯博投信預期,這次談判最後仍將達成協議。美國公債與投資等級債是投資組合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投資人沉著面對市場變化,避免落入追高殺低的惡性循環。 過去的歷史顯示,美公債與投資級債於債務上限談判期間反而逆勢上揚。觀察過去三次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各類型債券與美股表現不一,但美國公債與投資級債券似乎因投資人擔心波動而受惠,資金在避險情緒下流入這兩類債券,使得其表現逆勢上揚。雖然現在參眾議院由兩黨分別掌控,可能會讓談判不會太順利,但此事最終勢必有解。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隨著美國聯準會在5月初利率決策會議暗示升息循環將結束,且美國CPI年增率降至4.9%,創下2021年4月以來新低,可見聯準會這波緊縮政策開始發揮成效,預估美國升息循環將告一段落。 由於市場預期利率將保持穩定或下降,相對有利債市表現,聯博認為,在後升息時期,往往是債市佈局的好時機。此外,歷史經驗也顯示,在GDP位於0%~2%區間時,較具有防禦特性的美國公債與投資等級債平均年度報酬率為6.7%與4.7%,而美股則是下跌6%。未來經濟放緩已成市場共識。 聯博投信建議投資人不要隨短期雜音起舞,以長期投資思維布局,靜待美債務完成協商與後升息循環下的契機。

*以上是基金公司觀點,不代表webzz基金事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美國公債與投資級債過去三次債務危機下均能有正報酬表現
like icon
50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5/9

◼發生什麼事

5月FOMC過後,聯準會的立場是否有所轉變?

◼為什麼

今年雖然遇到了部分大科技公司裁員、銀行業流動性風波等問題,但勞動市場整體還算穩定。 由於通膨還沒達到長期目標,聯準會目前重心還是在抑制通膨和避免經濟硬著陸之間取得平衡。 未來經濟走勢可能會變得更疲軟,不過升息循環快要結束了,未來債市關注的重點,會放在後升息時代的機會和風險。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聯博投信認為,因通膨僵固性,聯準會並不會立刻啟動降息循環;美國將進入經濟走緩階段,聯博預估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接近0,明年可望開始復甦。 近30年來,美國GDP年增率在0~2%時,各類債券資產的平均年度表現普遍優於S&P 500;配置債市可分散股市風險,並發揮穩定報酬來源功能。 目前債市具有兩大優勢值得投資者關注: 1. 債券收益能見度高:經濟趨緩時,企業盈餘可能下滑,造成股市震盪;相比之下,債券長期總報酬來源主要來自債息,收益能見度較高且持續性佳。 2. 債券殖利率升至高點:去年升息後,各類債券殖利率來到近十年相對高點,意味著債券價格相對便宜。在債券「打折」時進場布局,當前收益水準是具備吸引力的,後續可能還有賺資本利得的潛力。

*以上是基金公司觀點,不代表webzz基金事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22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3/13

◼發生什麼事

矽谷銀行破產導致上週美股重挫,S&P500再度跌破4000點關卡,該危機入市、還是該逃?

◼為什麼

矽谷銀行(SVB)成立於1983年,主要為科技新創提供金融服務,目前主要客戶為科技產業和加密貨幣產業。然而,自2022年開始,美國聯準會加速升息腳步,使得科技成長放緩,加密貨幣價格重挫,導致矽谷銀行營運艱困。其借貸方式為「借入短期資金、放出長期貸款」,在利率風險急劇竄升的環境下,矽谷銀行最終無法入不敷出,進而破產。 受這項利空消息襲擊,歐美銀行股如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在3月9日股價都暴跌,許多大型銀行寫下近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因美國西岸許多高科技、新興產業的公司都是矽谷銀行的重要客戶,將營運資金存放於矽谷銀行,風暴也延燒至科技股、生技股等成長型類股。近一周S&P500金融指數下跌8.5% ,以科技/成長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下跌4.71% ,而道瓊基礎建設指數僅下跌1.81%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葉倫目前已經邀請各監管機構共同協商矽谷銀行的問題,包括聯準會、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和貨幣監理署(OCC),葉倫對於銀行業監管有充足的信心,認為美國銀行體制仍有韌性,監管部門將有效的來解決矽谷銀行所造成的問題。 美國聯準會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於台灣時間13日清晨6點發布聯合聲明,矽谷銀行的存款戶將得以提領資金,且提供銀行更多的流動性資金,以防止擠兌問題擴大,此舉有效安撫市場情緒,避免矽谷銀行破產事件延燒。 根據「滙豐投信」針對此事件的評論,短線上市場震盪在所難免,此時更能凸顯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此波科技股與金融股首當其衝,短線上投資人宜避開這兩個與矽谷銀行倒閉直接相關的產業,當機立斷思考分散至其他類股的必要性。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矽谷銀行SVB破產,重挫全球科技股、金融股
like icon
47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2/17

◼發生什麼事

美國2月公布1月通膨數據,高於市場預期,升息之路可能更加漫長

◼為什麼

美國勞工局於2月14日發布,2023年一月通膨月增0.5%,年增6.4%,皆高於市場預期,顯示通膨降溫速率有趨緩現象。觀察組成因素,可看出能源和住房價格上漲成為通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服務業通膨也創下自1982以來新高。數據公布後道瓊一度下跌近500點,那斯達克跌近160 點。 此份通膨報告顯示通膨的影響可能比市場預期還要久,也更加難控制,雖然整體發展符合聯準會期望方向,然而離目標2%還有一大段距離,加上聯準會鴿派成員布蘭納德2月14日宣布離開,未來聯準會可能維持高利率更長時間。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一月公布的通膨數據可能暗示著市場預期過於樂觀,根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數據,美國僵固性消費者物價指數為6.7%如圖 (數字越高表示通膨越不易變動),為自1985年來最高水平,顯示通膨降溫可能比預期要花更長時間,聯準會在2023年可能不會停止升息。 升息是否接近尾聲可能還有待觀察,加上美國未來經濟可能步入溫和衰退,若您對高收益債的前景較謹慎看待,建議可考慮「投資級債券」純度更高的債券基金。 反之,如果您認為通膨難以維持高檔,且對經濟前景預期較為樂觀,那這樣一個複合式的債券基金挺符合您的看法。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美國2月公布1月通膨數據,高於市場預期,升息之路可能更加漫長
like icon
30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2/1

◼發生什麼事

通膨放緩,美國經濟「軟著陸」機會增加

◼為什麼

美國聯準會副主席布蘭納德19日表示,雖然目前通膨有放緩跡象但依然過高,利率在短時間內仍須保持在高峰,不過FOMC很可能縮小升息幅度,在二月升息1碼,以進一步冷卻通膨。市場也預期FOMC升息高峰已過,此輪升息很可能不會導致經濟嚴重衰退。 與此同時,布蘭納德也認為支撐美國經濟「軟著陸」的證據似乎越來越多。受惠於能源價格大幅下降,以及供應鏈回歸正軌,整體通膨升勢減緩,2022上半年的高基期也有利於CPI年增率在2023年逐步放緩。數據方面,美國去年12月的服務業活動指數跌破了50榮枯線,顯示已進入緊縮階段,服務業走軟的速度超出預期,為通膨降溫提供有利支撐,一月初領失業金人數則降至19萬,創去年9月以來新低,凸顯就業市場依舊表現強勁。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高盛分析師David Mericle和Alec Phillips認為,美國經濟增速將在一段時間內低於潛力,但整體而言,2023年全球經濟呈軟著陸、微幅衰退的機率較高。在第一季經濟走向尚不明確的市場震盪期,投資組合建議以「債優於股」,並選擇相對穩健的公司債為核心資產。 此外,聯博投信報告指出,目前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平均價格已降至長期低點89.8,全球非投資級債券平均價格為82.3。從歷史統計經驗,在平均債券價格低於95時進場佈局,並持有1年及3年,將增添後續報酬率潛力 (參考下圖)。 以「聯博美國收益基金」為例,近三個月漲了7.1%,表現優於彭博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指數。主因其不僅配置近3/4於投資級債券,另有1/4布局於高收益債,在股市情緒樂觀時表現較佳,但須注意若未來經濟呈急遽下滑,仍需承擔較高的違約風險。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通膨放緩,美國經濟「軟著陸」機會增加
like icon
18

基金觀點

◼發生什麼事

本基金近1個月跌幅達 -6.09% (2022.08.26 - 2022.09.26)

◼為什麼

美國的各種債券,包括公債,公司債,房貸抵押債券,高收益債券等等在升息的陰影下,持續走低。 這檔以美國各種債券為主的複合式基金,自然跟著下跌。 雖然該基金投資至少50%在投資等級債券中,也就是信用比較好的債券,但是仍然不敵升息的壓力,並未較為抗跌。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如同我們之前所提,股市已經跌破前波低點,但是高收益債券的風險利差,也就是和公債間的利息差異,還沒有到達前波高點,不太合理,應該會加速跟上,因此我們建議投資人避開高收益債券比重較高的產品。 該基金雖然只有25%投資在高收益債券中(七月底的月報顯示),但是仍然會受到影響。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截至發稿日期,基金公司尚未提供詳細說明。
like icon
44

基金觀點

◼發生什麼事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6月通膨率升至9.1%,超越市場預期的8.8% 並創下自1981年以來最高值。聯準會7月FOMC再升息3碼至 2.25%~2.5%

◼為什麼

不斷攀升的通膨是眼前所有問題的根源。回顧今年5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8.6%,一口氣創下40年新高。聯準會隨即在六月升息3碼,才剛寫下1994年以來最大的升息幅度,七月FOMC又再升息3碼。聯準會主席鮑爾清楚表示眼前的首要任務是讓通膨降溫,甚至甘願冒經濟成長趨緩或衰退的風險。

快來關注

◼對投資人的影響

即便在貨幣政策緊縮與經濟衰退風險增加的環境下,聯博基於三個理由,認為投資等級債券與非投資等級債券目前仍具有吸引力。 第一,目前的公司債長期基本面強勁,不同於過去經濟即將走入低迷期的情況。 第二,自疫情爆發以來,多數企業紛紛聚焦在延長債券到期日,故沒有「到期潮」逼近的問題,亦即有相當大比重的債券即將到期,企業必須以現行利率發行新債。 第三,目前的債券殖利率水準較高,代表非投資等級債券與其他非投資等級資產類別亦可望締造較高報酬。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