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美國智選基金


advisor avatar
webzz
11/16

長債利率漸穩定,居然是股市的大利空?

美股相對“加上風險貼水的債市“的投資價值(來源:橋水基金)
美股相對“加上風險貼水的債市“的投資價值(來源:橋水基金)

◼為什麼

近期談到橋水避險基金對於經濟及債市的看法,他們認為長債的利率已經接近頂點,短債利率有機會降低,政策利率(FED Fund Rate)可能維持高檔來確定通膨受到壓抑。 橋水認為,因為長債利率正邁向均衡狀態,使得股市的投資價值更為偏離均衡。 相對長債的利率,股市的投資價值接近2000年科技股股災,而在那之後,股市進入數年的空頭市場.... 至於其他看多股市的投行,例如大摩,最新的預測到2014年的目標價位,上檔也不過只有2% (當然他們的預測是到年底要先跌6%)

◼對投資人的影響

對於股市看多的投資人,可能要準備繫好安全帶了,或者該開始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科技股、成長股的比重是否太高? 我們認為至少該轉移一些部位到「防禦型」的資產,例如消費必需,醫療健護,及能源相關的產業。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18
advisor avatar
webzz
11/8

蘋果財報利空,影響有多大?

Photo by Laurenz Heymann on Unsplash
Photo by Laurenz Heymann on Unsplash

◼發生什麼事

11月初發佈的蘋果財報並不理想。 這家地表最值錢的公司似乎在全球經濟疲軟以及強敵崛起的衝擊下出現了裂痕,多家投行也下調了蘋果的目標價,這個消息不光衝擊蘋果股價本身,由於其全球市值最高且是多個指數、基金的重要持股,因此這場動盪波及範圍也滲透到全球,可以說所有科技產業都在關注蘋果的未來。

◼為什麼

但這次公告的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連續4個季度衰退,這可以說是把整個消費性電子最後的遮羞布給扯掉,過去大家在說消費性電子手機、電腦衰退的時候都會覺得,蘋果產品銷量相對不受景氣影響。 但這次公告的財報顯示,除了IPHONE之外,MAC、IPAD、AIRPOD等多產品收入全面下跌,甚至本季度還會持續衰退,影響更大的是華為手機的崛起。 華為過去因為被歐美全面封殺,因此它的供應鏈幾乎都是中國國產,一旦華為手機崛起,整個電子供應鏈小到晶片大到螢幕幾乎都是中國企業,它的軟體平台也不是iOS或安卓。 假設全球5G手機需求量固定,華為每多賣出一台全球其他手機就少一台,其他供應鏈也就少一分錢,因此,這次蘋果財報的衰退不光是公司的短期利空,更讓大家看到了科技供應鏈格局是否改變的擔憂。

◼對投資人的影響

這檔基金持有約5%的蘋果,算是重點持股之一。 目前整體科技業需求的復甦會比大家想像中的更緩慢,上游的晶圓代工廠都表明目前產能利用率相對低,下游的產品銷量也不盡人意,然而,這些基本面的利空對投資人來說都是已知的。 近期公步的這批財報利空,某種程度上已反映在8-9月股價的下跌,因此,大家也不用過於悲觀的認定這些利空會讓股市大幅度下跌。但基本面確實不好,整個科技業目前全球大幅裁員也是事實,雖然一些AI相關獲利頗豐,但相對整個科技業來說,AI的佔比還是很低的,目前對科技基金還是中立看待。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145
advisor avatar
webzz
9/14

iPhone 15正式登場,蘋果股價為何未見慶祝行情?

◼為什麼

蘋果在9月13日的秋季發表會中,如預期推出了四款新一代 iPhone 15 手機。全系列統一使用動態島功能以及 Type-C充電孔,而高階的 Pro 機型更搭配鈦金屬的輕量設計,並具有可自訂的「動作」按鈕,讓使用者體驗再升級。除了原先預期的設計外,新系列手機還搭載了供AirPods、Apple Watch充電的革新功能。 不過儘管在設計和技術方面有許多新的突破,但消費者對於新定價似乎不太買單,全系列有感調漲下,頂規旗艦的iPhone 15 Pro Max漲幅更達4%,創下蘋果有史以來最高售價,13號當日蘋果的股價下跌1.71%。此外,上週有關中國政府官員禁用iPhone的消息,也增加投資者對於 iPhone 15 未來在中國銷售的擔憂。

◼對投資人的影響

蘋果是「摩根美國智選基金」的第二大持股,佔比約6%。 相較於過往蘋果股價在產品發佈會前的積極表現,前段時間的漲幅相對疲軟,再加上股市即將進入季節性的交易清淡期,華爾街對於今年收入成長較為保守看待。 不過根據過往經驗,即便蘋果股價在新機發表會後短暫下跌,並不表示實際銷售就一定差。Type-C接頭可能會吸引非蘋果用戶轉投向蘋果的懷抱,以及壓抑已久的果粉們對於升級的渴望,仍然有希望看到換機需求,只是大或小的差別。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28
advisor avatar
webzz
9/7

下週將登場的新iPhone15,真能帶動換機潮?

◼為什麼

蘋果將於9月13日發布新系列產品,其中iPhone15在高階機型規格上可能有重大轉變,據傳iPhone 15 Pro將全面升級,獨有使用鈦金屬外框、潛望式變焦鏡頭以及台積電最新3 奈米的 A17 處理器。 除了發布傳統四款機型,並在旗艦款顏色上推出新色「泰坦灰」之外,今年蘋果可能將旗艦款機型再升級成iPhone 15 Ultra,性能上將是新機中唯一結合蘋果剛推出的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 3D應用,增強手機光學變焦拍照功能,同時搭配鈦金屬外框。市場預期原機型與最頂規的旗艦機款,將會因推出全新功能調漲100~200美元。

◼對投資人的影響

蘋果公司為「摩根美國智選基金」第二大持股,比重約6%。 上月份蘋果股價表現疲弱,整月下跌約8.8%,但隨著下週新機即將發表,市場期待換機新潮,蘋果股價近一週上漲。 市場預估目前約有2.5億蘋果手機舊用戶達四年以上未換新機,預期有助於支撐iPhone15需求基本盤,同時受到新機售價上漲因素,利於蘋果未來營收成長、帶動股價上揚。 不過畢竟上述新機型都還是傳言,還未正式發佈,漲價是否會抑制到產品購買需求仍有不確定性。大環境來說,整體消費性電子產品景氣欠佳,例如佔蘋果總營收約54%的iPhone,在上季營收同低於去年同期,究竟新機能否帶動實際換機潮,有待觀察。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24
advisor avatar
webzz
8/23

繼穆迪後,標普也調降美多家銀行信評,美國金融股成拖油瓶。

◼為什麼

自穆迪本月調降美國 10 家銀行信用評等後,另一間評級機構標普也在週一調降 5 家美國地區銀行的信用評等,因資金風險、獲利動能趨緩可能動搖銀行業的信用基本面。 這五間銀行分別是 KeyCorp 、Comerica Inc.、Valley National Bancorp、UMB 金融公司和聯合銀行公司 ,都是中小型或區域型的銀行,雖然大多不是指數的成分股,但也明顯拖累大型金融股、道瓊工業指數的投資情緒。

◼對投資人的影響

金融股是「摩根美國智選」這支基金的第二大類股,比重達14%。 美國銀行業近期逆風不斷,除了有降評的利空消息之外,還要面對殖利率走高的壓力,對於長天期持債部位大的銀行來說,備感壓力。 在類股選擇上,較不受利率走勢影響的景氣循環股如工業、醫療、能源、原物料,應是優於金融股的選擇。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29
advisor avatar
webzz
8/11

蘋果財報公布,營收連續下滑導致市值蒸發1600億美元

◼為什麼

蘋果的財報8月初出爐,整體營收年減1%,因iPhone、Mac、iPad銷售額皆低於去年同期,不過靠著軟體/服務業務收入成長8%,其營收和獲利才能優於原本預期。因整體營收已連續三季下滑,導致在8月4日股價隨即重摔4.8%,至8月8日市值也縮小至2.83兆美元,正式告別「3兆美元俱樂部」。 蘋果此次硬體產品營收衰退嚴重,一部分是因疫情期間促成遠距辦公,把去年基期墊得較高,導致Mac衰退7.3%,iPhone也較去年同期下滑2%。對於第四季營運,蘋果的展望也挺保守。 就全球各區域討論,和去年相比美洲、日本、亞太市場皆下跌5%以上,僅中國和歐洲市場呈現上升趨勢,分別為7.9%和4.8%。

◼對投資人的影響

蘋果是這檔「摩根美國智選基金」的第二大持股,比重約6%。由於消費性電子的不景氣,蘋果財報在硬體銷售面臨不小的壓力。許多終端產品業者自2022年下半年度已進入庫存調整期,紛紛透過降價促銷和規格升級進行銷售刺激。 若投資人期待消費性電子產品要回到成長軌道上,或許需等待全球經濟能見度更高之際,消費力道才有可能進一步回溫。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26
advisor avatar
webzz
5/3

微軟財報報佳音,各項數據都高於分析師預期。

◼為什麼

總營收 528.6 億美元,年增 7%,高於Refinitiv 分析師預期為 510.2 億美元;調整後EPS(每股盈餘)為2.45美元,也高於預估2.23美元。微軟營收成長主要來自於雲端業務表現亮眼: 智慧雲部門業務成長16%,Azure和其他雲端服務營收則有27%增長;個人電腦業務雖呈現衰退,但仍高於市場預期。 消息一出,微軟股價立即大漲,截至4月28日已漲超過11%,報價為307.26。今年截至4月25日為止,微軟股價已經漲了約27%,優於那斯達克指數的16%。

◼對投資人的影響

近期各科技巨頭皆著力於生成式AI的發展與應用,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與市場的正面看法,帶動科技、成長股走升,特別是微軟,今年股價非常抗跌。 身為生成式AI的領導者與ChatGPT母公司,微軟各業務也因ChatGPT雨露均霑,雲端運算業務和搜尋服務的成長力道強勁,微軟營收明顯增長。 「摩根美國智選基金」相當看好微軟,佈局超過9%,如果想參與人工智慧、ChatGPT題材,這支基金是值得考慮的投資工具。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22
advisor avatar
webzz
4/11

美股經歷了動盪的第一季,但仍然表現出了相當的韌性。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上漲了7%,市值增加了約2.36兆美元,其中90%的漲幅來自僅20支龍頭股。

◼為什麼

瑞銀的報告顯示,如果除去大型成長型股的漲幅,標普500指數在2023年第一季僅上漲了1.4%。 部分投資人已經開始預期銀行危機將促使放貸標準收緊,並使經濟活動降溫到足以證明沒有進一步大幅升息的必要。 科技股是目前市場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因為升息預期降溫,許多在2022年遭受重創但在美股指數中佔據主導地位的股票,在殖利率升勢降溫後,股價持續暴漲。

◼對投資人的影響

有趣的是,科技股因為本益比相對合理,似乎漸成為人們正在尋找的「避風港」標的之一,因為目前市況下科技股表現較穩定。 然而,高通膨意味著,促使科技股在2021年創下歷史新高的零利率環境不可能會在短期內重現,而且科技股的反彈可能已經逐漸減弱。 美股將迎來財報季,科技業的營運成果將被法人用放大鏡檢視。投資人也需要關注歐美銀行危機是否會導致放貸標準收緊,進而影響科技創新、經濟活動和股市走勢。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75
advisor avatar
webzz
3/13

矽谷銀行破產導致上週美股重挫,S&P500再度跌破4000點關卡,該危機入市、還是該逃?

矽谷銀行SVB破產,重挫全球科技股、金融股
矽谷銀行SVB破產,重挫全球科技股、金融股

◼為什麼

矽谷銀行(SVB)成立於1983年,主要為科技新創提供金融服務,目前主要客戶為科技產業和加密貨幣產業。然而,自2022年開始,美國聯準會加速升息腳步,使得科技成長放緩,加密貨幣價格重挫,導致矽谷銀行營運艱困。其借貸方式為「借入短期資金、放出長期貸款」,在利率風險急劇竄升的環境下,矽谷銀行最終無法入不敷出,進而破產。 受這項利空消息襲擊,歐美銀行股如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在3月9日股價都暴跌,許多大型銀行寫下近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因美國西岸許多高科技、新興產業的公司都是矽谷銀行的重要客戶,將營運資金存放於矽谷銀行,風暴也延燒至科技股、生技股等成長型類股。近一周S&P500金融指數下跌8.5% ,以科技/成長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下跌4.71% ,而道瓊基礎建設指數僅下跌1.81%

◼對投資人的影響

葉倫目前已經邀請各監管機構共同協商矽谷銀行的問題,包括聯準會、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和貨幣監理署(OCC),葉倫對於銀行業監管有充足的信心,認為美國銀行體制仍有韌性,監管部門將有效的來解決矽谷銀行所造成的問題。 美國聯準會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於台灣時間13日清晨6點發布聯合聲明,矽谷銀行的存款戶將得以提領資金,且提供銀行更多的流動性資金,以防止擠兌問題擴大,此舉有效安撫市場情緒,避免矽谷銀行破產事件延燒。 根據「滙豐投信」針對此事件的評論,短線上市場震盪在所難免,此時更能凸顯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此波科技股與金融股首當其衝,短線上投資人宜避開這兩個與矽谷銀行倒閉直接相關的產業,當機立斷思考分散至其他類股的必要性。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47
advisor avatar
webzz
2022/07/20

本基金近1個月漲幅達 5.4% (2022.06.17 - 2022.07.18)

◼為什麼

美股在景氣衰退疑慮緩解之下,出現較大幅的反彈。 這檔基金的漲幅與多數的美股基金或是ETF類似。

◼對投資人的影響

短期美股的反彈並不一定代表空頭已經遠離,投資人應該檢查自己的投資是否過於偏重于美國成長股,科技股,或是高收益債。 雖然這檔基金不是以成長股為主,但是仍然有相當比重的大型科技股及景氣循環類股。 如果手上其他是科技基金,那這檔基金的風險應該較低,可以考慮減碼科技基金。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