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中國聚焦基金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9/6

◼發生什麼事

本基金近1個月跌幅達 -10.68% (2023.07.28 - 2023.08.28)

◼為什麼

中國通縮問題,依然嚴重。七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顯示物價下降 0.3%。這引起了市場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能出現通縮的擔憂。作為全球工廠,中國可能向世界其他地區輸出通縮和經濟問題。 由於疫情而多年實行嚴格封鎖措施後,中國的經濟基本面累積相當多的問題。例如,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導致了房地產市場和許多房地產公司的危機。再來,像地方政府債務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一些三四線城市正瀕臨破產。此外,青年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就業不順的年輕世代不願意多消費,是中國通縮問題的根本原因。

◼對投資人的影響

通縮是一種可怕的經濟慢性病,通常會引起惡性循環,所以要徹底解決問題的進程會相當漫長。 物價下跌導致消費支出減少,進而導致企業利潤下降、裁員和投資減少,最終恐導致經濟不成長、甚至陷入衰退。 能投資的區域、題材很多,許多其他的選擇應該都比押寶中國來得好。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44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6/29

◼發生什麼事

中國經濟尚未見落底跡象,但中國股市可能有機會先落底嗎?

◼為什麼

儘管中國經濟解封後的復甦成果令人失望,富達投信仍相信,官方近期的寬鬆與經濟刺激政策,可能有機會穩住中國經濟的基本面。 近期富達在一線與二線城市之研究發掘到部分產業的投資機會,例如安徽省之合肥在綠色投資、高科技產業等,都有還不錯的發展。 上一季亞洲企業的投資較為低迷,但隨著對銀行業擔憂減弱、日股創下逾30年來高點,亞洲企業的投資氣氛似乎正在回溫。

◼對投資人的影響

富達的基本情境假設,是預期在低通膨背景下,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將支撐中國今年達成5%經濟成長目標,而在基本面轉佳與中國股市極具評價面吸引力情況下,富達投資團隊對中國看法更加樂觀。 儘管中國復甦趨緩、刺激規模不強、美中緊張持續,不過中國股市的評價面具一定的吸引力。 此外,從企業獲利角度來看,美國與歐洲企業獲利仍在下修,而亞洲已轉為上升,因此就全球股市的角度,富達相對看好中國、亞洲股市展望。 當然,現階段中國經濟前景的能見度還不算好,如果配置過大部位在中國,相對來說波動也會比較大。

*以上是基金公司觀點,不代表webzz基金事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27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4/25

◼發生什麼事

新興市場股市vs.歐美股市,該怎麼選?

◼為什麼

銀行倒閉風波引發了投資者對歐洲銀行股的擔憂,但歐洲銀行業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經歷了明顯的監管、資本和流動性改善,其餘歐洲銀行也沒有出現未擔保存款高、有大量虧損或未實現損失的情況。 反觀,亞洲市場表現良好,受到政策支持和穩定的全球金融環境的推動。中國股市表現領先整體亞洲市場,近期中國房地產市場也表現出反彈跡象,為投資者提供了信心。儘管現在宣布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反彈還為時過早,但近期的市場動能使投資者期待需求能帶動房地產市場,對房地產業來說是好消息。 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相對穩定,經常帳餘額改善,貨幣儲備和進口覆蓋率也提高。

◼對投資人的影響

根據富達投信的分析,近期新興市場的經濟基本面相對穩定,相對於已開發市場(尤其是美國),投資價值較高,評價面也更具吸引力。 從「股價淨值比」的角度,不難看出當前的新興市場(藍線,約1.5倍)比起全球市場(橘線,約2.5倍)更便宜許多。 中國增加對網際網路公司的支持力度,並實施針對國有企業的改革,使新興亞洲股市成為3月份新興市場中表現最佳的地區。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新興市場股市vs.歐美股市,該怎麼選?
like icon
20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4/6

◼發生什麼事

富達投信舉辦宏觀經濟及投資展望會,邀請亞太區股票投資主管Marty Dropkin及富達基金中國投資主管寧靜剖析總體經濟變化及投資策略。 Marty Dropkin表示,美國經濟將陷入週期性衰退,反觀中國經濟正走向復甦,投資中國市場甜蜜點已經來到。

◼為什麼

Marty Dropkin指出,Fed強力升息,矽谷銀行、瑞士信貸倒閉之後,美國經濟將陷入週期性衰退。相較於美國衰退,中國經濟前景反而更為明朗。 中國市場近期發生的變化是結構性的:清零政策退場、消費回溫、投資人回流、企業資本資出增加,都顯示出中國的總體經濟正走向復甦。 防疫解封,交通阻塞指數回彈,CPI、PPI都處於溫和的水準,通膨不嚴重,而且存款持續上升、貸款正在下降,反映中國財富累積實力。 中國政府今年以來的各項政策,一致導向共同目標「穩定經濟」,企業也希望把過三年失去的補回來,政府企業都有共識要拚經濟。

◼對投資人的影響

富達中國的投資主管寧靜認為,中國市場股票估值低,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市場之一。 投資中國機會浮現,若能實踐「人懼我貪」的逆向操作,有機會帶來不錯的獲利。然而,她也提醒投資人因中國股市波動大,要注意分散投資,避免風險。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125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3/17

◼發生什麼事

中國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僅1%,低於市場預期,消費是否有望回暖?

◼為什麼

中國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在3月9日公布,低於多位經濟學者預期的1.9%。部分是因為春節過後需求減少,加上天氣變暖,供給充足,使大部分生鮮食品價格下降。但將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排除計算後,剩餘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也僅0.6%,顯示國內消費需求仍偏不足。 長達三年的疫情封控、房地產持續低迷以及政府先前對於私營企業的監管措施,讓中國經濟在復甦這條路上受到不小的壓力。 疫情期間居民對於經濟前景信心不足加上消費機會少,儲蓄率上升,照理來說解封後能有大量消費釋放,但目前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速度稍慢。

◼對投資人的影響

近期公布的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僅1%,許多人會擔憂中國政府是否可以達成兩會設定的消費物價指數年增3%目標。不過,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2022年11月低點之後,12月和1月已連續兩個月有明顯回升,目前累積增幅6%。此指數反彈可推測中國的消費動能在增加,只是可能需要時間恢復。 而今年2月的兩會,中國政府發布擴大刺激消費的政策目標,許多地方政府開始發放消費券及各項補貼。先前政府也透過近70條政策來拯救低迷的房市,國家統計局2月16日公布,中國新房價格首度中止連跌16個月的頹勢,新房和中古屋交易量也有所回升,顯示房市回暖跡象。 雖然消費回暖尚未反映在通膨上,但在消費者信心轉好及政策挹注下,仍可期待中國消費類股緩步上行。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39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1/31

◼發生什麼事

中國迎接全面解封後的首個春節,消費市場表現近乎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準。

◼為什麼

從中國稅務總局的春節消費數據來看,中國民眾在今年出遊意願強,較同期增長23.1%,加上線下商店復甦,帶動酒店、電影、餐飲等消費服務業受惠,旅遊業與相關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倍,大約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準的八成。 春節的表現是否能延續,野村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Q1的關鍵在於農民工是否能如期返城復工,而聯合國1月25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報告,則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至4.8% (VS 2022年3%)。

◼對投資人的影響

年初的第一波消費表現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復甦,後有政策面的擴大內需支持,消費主要城市上海在1月29日推出行動方案,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各項稅費優惠,有利於刺激能源汽車、家電、餐飲消費等需求提升。 另中國家庭在疫情期間的超額儲蓄(36% VS 疫情前30%)也將成為今年的消費力道之一,全面解封有利於民眾消費多餘儲蓄。如國際奢侈品集團LVMH在近一個月來受益於中國消費上升,股價成長逾10%,反映出中國解封後消費力道的強勢復甦。 整體來講,今年的消費市場將有解封的新力道支持增強,不過仍須注意政策面實施能否持續帶動消費者信心恢復。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38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1/6

◼發生什麼事

中國宣布解封後,12月中國製造業PMI降至47,表現不如預期,內需消費今年能否回升?

◼為什麼

中國12月製造業PMI為47,低於市場預期48.3,已連三個月降至榮枯線(50)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PMI是中國宣布鬆綁防疫政策後的經濟數據表現,PMI細項中的生產、新訂單皆收縮,反映需求仍疲弱; 主要原物料購進價格上升,推高企業原物料成本。 目前的中國「新十條」防疫政策,對製造業或許有短暫的陣痛期(疫情染疫人數又回升、勞動力短缺),但有利於直接接觸型消費的旅遊、餐飲、家電等產業。 富達投信認為經濟成長將是中國政府在2023年著重處理的目標,預期在中國防疫鬆綁、新的刺激政策推動下,支撐中國實體經濟成長,尤其是在解封後,內需面的消費市場成長動能增加。

◼對投資人的影響

隨著中國防疫鬆綁、陸續推出的財政刺激政策,富達投信認為消費市場回升空間大。這檔富達中國聚焦基金的組成以消費、通訊、金融為主,有望受惠於消費復甦,成長可期待。 但目前的PMI表現仍相對疲弱,若製造業表現影響到就業狀況,失業率高會限制消費復甦的力道,並反映到這檔基金佔比最大(22.31%)的非核心消費表現(與景氣關聯大),不過此基金包含防禦型產業(核心消費與醫療保健占12.7%),仍可抵擋其他波動較大的成份。 另一點要注意的是,這檔基金的科技股、新經濟概念股比重配置(5.3%)較同類型的中國基金少(VS摩根中國基金,資訊科技類占12.2%)。近期中國的科技股反彈勢頭強勁,若中概互聯網族群持續表現優異,這檔基金的表現會相對落後其他中國基金。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43

基金觀點

advisor avatar
webzz
2022/12/27

◼發生什麼事

本基金近1個月漲幅僅 8.93%,落後同類基金 (2022.11.22 - 2022.12.22)

◼為什麼

近期中國科技股強勢反彈,但這支基金以消費、金融、電信、工業等舊經濟類股為主,故表現較為落後。

◼對投資人的影響

取決於投資人對中國科技股、新經濟概念股未來發展的看法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
like icon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