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醫療基金為何病懨懨的?現在是加碼的時機嗎?

S&P 健康護理相對於大盤指數過去三年走勢
S&P 健康護理相對於大盤指數過去三年走勢

◼為什麼

醫療健護相關產業受惠於疫情,類股指數在疫情結束前創下高點,之後開始消化“後疫情”的多空訊息,年初至今以美國為例,雖然該產業相關基金整體的淨流入(申購減去贖回)不低,是所有產業基金的第三名,但是年初至今仍下跌8.3%,相較於大盤的10%,落後不少,令很多投資人失望。 我們先看看有什麼負面的因素: 1. 經濟成長意外強勁:美國經濟受升息影響不大,成長情形超乎預期。通常醫療相關的產業屬於防禦型的投資,所以部分短線資金轉向與成長相關性較高的科技及工業類股。 2. 疫情紅利轉成負累:據估計和新冠肺炎相關的營收(疫苗,篩檢等)今年將下滑13%,許多藥廠甚至必須認列許多存貨的損失(生產過多的疫苗,賣不出去或是過期),例如輝瑞第三季出現2019年來收次的虧損,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政府退還疫苗,造成79億美元的虧損。但是若不計新冠相關的營收,還是上升了10%。 3. 通膨升高增加成本:許多雇主已經開始在健保方面要求提高自付額,以降低負擔,員工因此可能選擇小病不醫,以降低支出。另一方面,醫療健護缺工的情形亦相當嚴重,醫生護士或其他的專業檢驗人員都很缺乏,造成薪資的上升壓力,加重產業的成本。

◼對投資人的影響

負面的因素是否已經被市場消化? 從價值面來看,目前整體的價位已經比大盤便宜(如圖所示),而且明年盈餘的成長預期將超越大盤。如果景氣真的放緩,那資金可能會再度回到這個比較防禦型的產業。疫情造成的衝擊將逐漸淡化,未來Baby Boomers對於該產業的需求會是長期營收成長的主要來源。 我們未改變看法,認為目前建立部位仍是好時機。

*以上綜合各家投信觀點,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截至發稿日期,基金公司尚未提供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