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世界首富的野望 1 月 19 日,全球投資圈與半導體業都被一個消息震撼了 世界首富 Elon Musk 打算收購美國知名半導體公司 Intel 受此消息激勵,Intel 股價一度大漲 10% ,而許多分析師與業界人士也都開始討論,若這件事情成了,對整個半導體產業會有什麼影響?投資人又該如何抓住這次全球大格局變動的機會?這些問題的答案與猜想,今天就讓基金事來告訴你! Intel 困境 Intel 這幾年可以說是決策錯誤連連,雖然貴為全球唯三能生產先進製程晶片的晶圓代工廠,但公司卻也可以說敗在這個業務上。 Intel 本身是一家 IDM 公司,也就是集合生產、設計、製造、銷售為一體的半導體大廠。全盛時期在電腦主機晶片領域市佔率超過九成,即便如今江河日下,但市占率依然不可忽略。 原本晶圓代工只是Intel的一個部門。但隨著科技高速發展,晶圓代工的重要性與市場價值與日俱增,這使得曾經的龍頭不甘心被當年的小弟台積電超車,因此決定奮起追趕,因此在 2021 年 2月換將上任,由服務 Intel 超過 30 年,曾經設計出爆款處理器 Intel 80486 的 Patrick Paul Gelsinger 執掌 CEO 。 他上台後,不只多次對媒體放話會超車台積電,而且也加大了對晶圓代工事業部門的投資,然而,這一切只是悲劇的開始。 晶圓代工砸錢就行? 華為創辦人認證非曾說過一句話:『修橋、修路、修房子,只要砸錢就行了;芯片光砸錢不行,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這句話說地就是半導體晶圓代工想發展並非一蹴可就。 美國最頂尖的人才都進入IC設計、資訊工程、金融業行業。 因此,美國本身就缺乏專業的晶圓代工人才,這個問題張忠謀當年就已經了解到了,他當年迫於無奈到美國華盛頓設廠,他設的KPI也是不賠錢就可以了。 可以說 Intel 想短期超車本身就已經是錯誤的。 但上市公司的缺點就是,董事會給 CEO 的任期有限,你得在短期內做出成績,因此他只好繼續往錯誤的道路狂奔。 公司每年的預算都是定額的,你舉債增編預算也有上限,全部挪用到晶圓代工,讓自己有能力生產 5NM 、3NM 但良率太低,做一片賠一片,甚至沒人下單,公司沒辦法形成良性循環,其他部門研發經費、銷售預算被砍,沒人想幹活,進一步加劇公司的衰敗。 執掌了3年,公司股價下跌超過 7 成,從60元下跌到20元,市值蒸發 2 千多億美金,EPS也從每季能賺 1 塊多變成最新財報單季虧損 3.88元 眼看著再虧下去公司也要不行了,於是在 2024 年底,受不了的董事會終於決定把 Gelsinger 免職,市場也開始傳言,Intel 可能打算把自己給賣掉的消息。 Elon Musk 收購 Intel 怎麼來的? 最早Intel即將被收購的消息是由知名的半導體媒體業者 SemiAccurate報導出來的,那時該公司表示收到匿名郵件,告知有一家公司打算收購 Intel 。 當時大家在猜測,是哪個 ic 設計公司看到現在 Intel 那麼便宜,台積電代工又要排隊價格也高,打算自己收購來玩。但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認為 Intel 當前就是個坑,根本不值錢,買了就是負資產,誰買也救不起來而且還會拖累本業,因此這個消息後來無疾而終,直到 1 月 19 日,花旗銀行對媒體透漏 Elon Musk 可能是 Intel 的潛在買家,市場才開始有不一樣的聲音。 金融市場怎麼看以及 Elon Musk 怎麼想? 雖然 Elon Musk 創造了很多傳說,但金融市場並不看好 Elon Musk 收購Intel後能帶給股價甚麼樣的變化。 金融市場怎麼看 Elon Musk 收購 Intel 首先,多數的金融業者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晶圓代工目前就是一個超級大坑,有點像核四之於台電,錢已經砸了,但都是廢物,你要直接認列虧損放棄,置之死地而後生,公司股價會先大跌,之後能不能大漲不知道。 你要能賣掉甩手變成純 IC Design 公司,那 Intel 可能可以起死回生,但由於晶圓代工目前已經上升到國防層面,政府不會允許你『價高者得』,一定得留在美國,那美國的公司除非被政府壓著買,不然一定是想用白菜價格接手,又回歸到原本的問題。 就算成功賣了, IC Design 現在也超級競爭,CPU/GPU/ASIC/手機晶片/車用晶片… 一堆廠在裡面內捲,各品牌廠也都在自研。 電腦很可能會全部換成 AI 晶片,Intel 在 X86 建立的市占率連 AMD 都快幹不過了,未來能有競爭力? 最後就是,Elon Musk 有時間來好好經營它?還是跟買 Twitter (現在更名為 X)一樣,是有別的政治訴求(當初買 Twitter 現在來看比較像想讓支持的候選人能有發聲的平台,畢竟當初 2020 年川普下台之後,所有的社交媒體帳號被 GOOGLE/META/Twitter 聯合封殺,等於一般民眾根本不知道他要說什麼) 因此,即便知名半導體機構SemiAnalysis的首席分析師Dylan Patel 說 現在 Elon Musk 的私人飛機再佛羅里達、global foundary 和高通的飛機也在佛羅里達,看起來 Intel 好像炙手可熱,但多數投資大咖都興趣缺缺。 綜上所述,金融業對於目前反彈的看法都是,逢高減碼。 猜測 Elon Musk 自己怎麼看收購 Intel Elon Musk 接任川普內閣任職政府效率部,簡單地說就是他覺得很多錢被浪費了,相比賺錢,他覺得省錢能帶給美國更多的價值,而他很可能也是覺得 Intel 跟美國很像,都在浪費錢,因此他進去後按照他過往的習性可以把公司沒用的部門、kpi不合格的員工全部裁掉,幫公司重新換血。 不過按照這樣的邏輯,他入主 Intel 很可能不是要賣晶圓代工部門,而是要『救』晶圓代工部門,那他很可能會認真對待。 目前我們只知道,晶圓代工當前的格局就是成熟製程被中國介入後現在殺成紅海了,除了特殊製程外,都是白菜價,成本壓不下去,賣一片賠一片。 先進製程人家願意高價買,但良率得拉起來,否則台積電良率 90%,毛利率 60% 等於台積電實際的成本是 36 ,賣 100,但有10%報廢了。 如果你也賣 100 ,成本也是 36 ,但有50%報廢了,實際成本變成 72 ,毛利率就剩下28% 而且美國生產成本也能是 36本身就得打個問號 綜上所述, Elon 買了,很多問題有沒有能力解決也是未知。 不過,炒作一波我們覺得是有機會的。 這個男人過去幾十年創造太多奇蹟了,散戶是很願意支持他的,而現在散戶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尤其 Intel 到這個節骨眼,股價低於淨值。 按照過往晶圓廠往外賣的案例,售價都可以高於市價的,而且還是世界“唯三”先進製程代工廠,只要能找到買家或是讓大家有信心,願意賭一把的資金,還是大有人在的。 不過這都屬於短線,如果跑的慢,很可能又套在高點了。 因此基金事還是建議大家,搬一張板凳在旁邊看就好了! 投資還是選擇能穩定獲利的企業長期持有,或是相信專業的經理人選擇進出場時間,而不要當成賭博去賭 Elon Musk是否能再創奇蹟! #收購intel #intel #elonmusk #基金 #投資 #理財 #基金事 #webzz #晶圓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