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一般人該如何因地制宜的選擇投資工具讓自己永遠都打順風局? 很多人都會說,投資就是一個低買高賣的過程,但現實往往不是如此。很多標的便宜了,它就真的貴不起來了,這段時間可能沉寂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有的標的貴了,它就會一直貴下去。例如台北市中心的房子。 因此,雖然“低買高賣”這句話看似很正確,但在實務上,我們到底要如何把它應用在投資上?抑或是說,是否投資的標的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個標的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操作起來會不一樣?本文將分別為大家介紹股票、債券以及一個在台灣還不是很盛行但未來有機會成為銀行財富管理主流商品的私人貸款,介紹它們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投資情況以及它們投資起來的差別和目前時空下投資應注意的事項!內文絕對乾貨滿滿,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一、 股票 股票市場的投資相對來說不會很難,簡單地說就是持有一家公司,股票只是為了讓公司能被拆分成更多的單位給更多人而已。但當它被丟到了資本市場上,有了不同交易所的規則以及各種資訊落差後,性質就改變了。各種分析資訊開始出現,甚至各種派系開始出現。這些人其實和那些解讀聖經的人沒什麼不同,都是在試圖找尋一條通往真理的大道。但實際上,從古至今,真理存在但不可書寫,畢竟真理隨著時空背景而改變。 以2000年後的美股市場來說,我會分成2000~2012、2012~2024兩個階段,以及對未來變化的期許。 2000~2012 這個階段的美股屬於區間震盪,每當股票市場的單一行業進入大漲之後,許多跟風的企業就會開始出現,很多人也會想要開始空頭套白狼。這個階段,電腦還是主要的工具,資訊傳遞還沒有很方便,訊息還沒有很即時,掌握資訊差距能讓投資人賺取超額收益。 因此大家會相信專家,相信基金經理人。這時候掌控話語權的就是這些投資機構。他們可以通過報告來掌握公司的生死。一般投資人想要獲得好的績效,就需要尋找專業的基金經理人並購買他們的基金。 但隨著科技與網路的普及,很多過去看起來諱莫如深的知識開始被簡易傳播,很多投資工具開始出現,資金的流動也越來越方便。因此,有投資人開始倡導“市場才是最好的老師,應該把資金交給市場管理”的說法。此時ETF派系才正式出頭。 2012~2024 由於越來越多的人把資金從“共同基金”贖回,轉而投資“ETF”,許多國家的股票市場開始出現大者越大的情況。股票也不再是“漲高回跌換下一個產業”而是“漲高繼續更高”。 能獲得更大的市值,就會在新ETF發行的時候取得更多的資金追捧。這個例子比較明顯的體現就是台積電。2000~2012 台積電占台股的市佔率是10%~20%,2012~2024則是20%~如今的33%。 美國股市也出現類似的狀況。ETF所追蹤的通常是指數,除了一開始就表明追蹤中小企業的特殊指數例如羅素2000,剩下的無論是產業類、指數類、市值類都是選大的、好的。因此,大者會越大。 而“投信業者”發現共同基金被贖回,他們最大的收入來源管理費大幅度降低,也會想要發行更多的ETF來補足原本的不足,因此各種ETF開始冒出來,而這些ETF很容易追蹤同樣的指數,新編織的指數又很容易選到大公司,因此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個循環:新的ETF成立吸納資金→資金大部分都會去買最大的企業→最大的企業市值進一步上漲→再有更新的ETF持續募集。 這也導致大企業不僅自身成長,也擠壓到小企業獲取資金的機會。 而且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企業的資本支出也與獲利成長直接掛勾,這也導致了小企業很難持續獲利的窘境。以台積電為例,資本支出有兩個明顯的上升時期分別是2009~2010以及2019~2020。 綜上所述,在過去的這個階段,過往“大企業過於笨重,股價比較難拉抬”的理論被改寫。反而是大者越大,大的公司在資本市場更容易獲得資金取得更高的本益比。 也就是說,若沒有一個新的,比“追蹤指數的ETF”更有吸引力的標的出現,那這樣的情況不太會有顯著的改變。 但目前AI出來了,相比個人,我們相信有能力瞬間判讀上百萬甚至上億條數據的AI可以更精確地做出判斷,加上現在也有了主動型ETF的出現,因此未來很可能,吸引大家使用的投資工具會是這些背後沒有“經理人”的主動型ETF。 過去人們信任專家會做出最好的決策;之後信任市場會給出最正確的決定;未來,AI將能找出市場低估的標的。而若想自主選股,就需要去猜測這些手握大資金的投資人或投資機構看好哪些標的。早期需要猜所謂的投信作帳;之後是猜指數成分股調整,未來則是猜測AI。 二、 債券 債券大概可以分成投資等級債與高收益債。 同樣也可以拆成兩個時間階段 分別是2010之前與2010之後。 在2010之前,高收益債是比較好的選擇,而投資主要的工具是共同基金。 2010之後,投資等級債是比較好的選擇,比較多的人會選擇ETF。 之所以會有這樣演變主要是因為巴賽爾協議3 在2010年之前,兩者的報酬差不多,投資等級債不太會違約但是收益低、高收益債違約風險較高但收益高,因此平均起來兩者報酬率相差不多。 但巴賽爾協議出來之後高收益債市場開始萎縮。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巴賽爾協議要求,金融業的風險資產就需要提列準備金。 簡單的說,借錢就是要有擔保,如果客戶不提供擔保自己也要準備擔保。 例如買房子用房貸房子就是擔保,但信用貸款沒有擔保所以就需要準備金,條件越好準備金越少。 人的評斷方式就是資產與收入,企業的評斷方式就是信用評等,畢竟有買過債券的投資人應該都知道,多數購買的企業債都屬於『無擔保公司債』,說穿了無擔保就和信貸一樣。 舉例來說,借給台積電100只需要提列1元,借100元給小熊紅茶店需要提列30元。 這樣的舉措使得銀行根本不想借錢給小熊紅茶店,或是要借可以利息超高額度超小。 企業發債規模縮小,金融業本身也不想買,有條件的企業也不再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籌資,這進一步導致高收益債市場萎縮。 很多人可能認為這是危言聳聽,畢竟有買過債券基金的大家可能都會看到一些理專拿著DM跟你說,這個基金買的主要都是信用評等XXX的債券,且這個信用評等過去的違約率只有OOO 但真實情況是,非常少的企業是在高信用評等的時候違約的,通常企業一開始財務出問題都還會苦撐,但這個時候信用評等已經迅速被調降了,因此他們債券違約的時候多是信用評等已經只有C或D了。 而正是因為上述的惡性循環,2010年之後信用評等BB以下的企業或國家信用評等進一步被調低的比例增加,投資人苦不堪言。 整體高收益債市場風險增加,想從中賺取超額收益的難度也增加。 與此相反的是由於ETF的普及,民眾購買投資等級債與國債的資金大增,因此整體來說,他們的價格相對強勢。 因此目前若有興趣購買債券,投資等級債的投資價值與預期報酬整體會優於高收益債。 三、 私人貸款Private Debt 私人貸款業務和高收益債相反,後者是巴賽爾協議的受害者,但前者是受惠者。 前文提到,中小企業的高收益債市場萎縮,但中小企業需要錢的缺口並沒有萎縮! 這些企業還是需要資金! 既然銀行借不到錢,他們會轉而向民間借錢。 但民間機構誰有能力一次借那麼多、借款時間又可能很短(半年一年)? 一般來說,具有信譽的『非銀行業』或『大家信任的有錢人』更有機會成為這樣的莊家! 而這也是近幾年成長最快速的金融產品。 如黑石集團、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Ltd和Ares Management Corp等甚至很多科技業大股東也都通過FAMILY OFFICE籌組相關業務。 他們不受到巴賽爾協議管轄,同時因為並非公開募集也不太受到SEC等證監會管轄。 主要放貸給有應收帳款的企業或流水穩定的中型企業。 目前來說光殖利率平均一年可達到8%~10%。 為何企業願意選擇他們而非銀行,主要的原因在於額度 貸款貸不到足夠的額度,發債利息太高,而且發債的成本可能就是總籌資金額的1%~3%,只為了借短期的錢就支付這麼高的手續費顯然不划算 而這些企業的貸款或發債條件更彈性、更客製化。 因此,不光中小企業,甚至很多大企業在銀行額度『滿』了之後還是會願意跟他們借款。 這也成為美國私人銀行統計高資產客戶最喜歡投資的金融產品。 這部分業務如今台灣的私人銀行都還在研擬並不成熟,民間的貸款業務因為有im.b事件爆發多數人也都出現信任危機,因此這部分業務推廣目前在台灣還不是很盛行。 但相信全球趨勢的風向會是一致的。 台灣民間借貸之風一直很盛行,但沒有一個統一的窗口讓更多的資金有機會安全地釋放出來給有能力償還的中小企業甚至大企業,但本屆金管會主委致力於讓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因此有很高的機會可能會先從提供高資產客戶更global的金融管理工具開始,投資人應該密切關注。 以上就是不同金融產品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投資應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其實投資很簡單,就是要學會『順風』 逆風局裡面縱使有高手,難度也會加大,而順風時豬也能飛上天! 只有不斷地掌握時代的浪潮,才能讓自己『輕鬆獲利』! 想成為風口上的投資人嗎,關注基金事吧! 只要到基金事官方LINE帳號追蹤相關標的,你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收到市場快訊讓你投資永遠順風局! #基金 #投資 #理財 #基金事 #美股 #ETF #主動型基金 #投信 #債券 #投資等級債 #高收益債 #私人貸款 #私人信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