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真的好難懂 (預定利率的下降,使得過過去熱銷的儲蓄險失去吸引力,股市長期多頭使得股票相關的產品績效一片亮麗,銀行轉而銷售連結股票基金或是全權委託投組的投資型保單) 常常納悶為什麼保險的名稱很不容易懂,例如躉繳,萬能,變額等等,再看到投資型保單收費的名目,例如:附加費(包括前置費用及保單帳戶管理費),危險保費,行政管理費,增額管理費等等,我更確定這不是我的智商可以理解的產品。 那為什麼這麼多人買這些保單呢?他們真的瞭解他們的錢會換來什麼嗎?這裏附上一篇我認為沒有隱藏其他動機的文章。仔細讀完,也許你會懂得比我多: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26505 其實投資商品的包裝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如果因為費用高(例如後收型基金或是投資型保單)但服務好,而讓投資人hold住他的投資部位(因為贖回時費用高或是解釋的好),這些商品長期報酬率可能還會比現金或是定存好。 重點是: 1. 投資人(保戶)真的了解這些費用嗎?會不會突然發現市場表現不錯,但是保單價值與自己的預期落差很大,失望而hold不住? 2. 當市場轉空頭,如果保單連結的基金或是全委組合的表現比市場還糟時,會不會因為得不到合理的解釋(或是沒人解釋),失望而hold不住? 有沒有人願意分享長期用投資型保單投資的心得? p.s. 最近“高收益債券基金”要更名為 “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投資型保單要不要改名為 “費用要搞懂XX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