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基金公司,銀行理專,和投資人的愛恨三角戀 ​ 有很長一段時間,一個知名基金投資網站的討論區上,最多人留言討論的話題不是哪一檔基金比較賺錢,或是哪支基金績效差,而是 “哪裡可以找到好的理專”。 ​ 裡面的留言大多是埋怨銀行理專,認為不能賺錢的主要原因是理專的建議不當,希望能夠找到更好的理專。 ​ 當然現在很多投資人會認為自己可以上網找資訊,自己做研究,甚至還可以出來當網紅(好像在說我自己...),上YouTube解盤,根本不需要理專的服務(但是有證據顯示DIY的績效比較好嗎?)。 ​ 對於大多數忙碌的上班族,金融市場實在是很難懂的一塊領域,沒人協助真的很難入門(即使我們盡力說人話,還是很多人說我的PO文難懂……XD),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銀行提供的財富管理及形象專業的理財專員,似乎是值得託付的對象。 ​ 但是我覺得“財富管理”這個名詞以及銀行打造出包山包海服務的形象,以及現行的經營模式,是造成客戶不愉快的原因。 ​ 很多人認為,既然是“財富管理”,我的投資就應該得到“管理”,受到照顧。 ​ 但是銀行就如其他企業,以追求最大的利潤,向股東負責為目標(當然包括自己的薪資紅利)。 ​ 要兼顧客戶及股東並非不可能(有人試過,也有少數成功,以後再聊),然而只要 “提供交易服務,就獲得手續費” ,用 “增加交易次數來提高收入“ 確是達到業績目標及酬庸員工的捷徑,但有問題。 ​ 例如客戶覺得銀行收了手續費後,後續的服務,即所謂的 “管理“ ,包括提供關於產品的資訊,並不到位。 ​ 除非產品有賺錢,銀行理專會提醒你 “落袋為安”,因為贖回後可以再去買別的產品(增加手續費收入),否則投資後,你很少收到銀行主動提出關於 “這個產品” 的訊息(頂多是日訊,週報,月報,這些籠統的訊息,不知道對你的產品有什麼影響,我通常都不會點開)。 ​ 如果不幸因爲市場下跌被套住,理專可能也不願主動聯絡,因為客戶大多不願認賠,聯絡了不但沒有手續費收入的機會,還可能被責備。 ​ 如果客戶真的不認賠,這個基金就可能變成 “孤兒”,也就是直到回本時,也許才會收到告知提醒獲利(當然這時相對投入的時間,獲利並不高)。 ​ 對於提供產品的基金公司而言,銀行將他們的產品介紹出去當然最好,可以賺到管理費(手續費是銀行賺的喔),但是如果客戶很快就 “落袋為安”,管理費也沒有收到多少,而且可能正是要上漲的時候,客戶就錯過更多的漲幅。 ​ 如果客戶因為被套住而持有基金,基金公司會賺到較多管理費,但是卻多了一批不開心的投資人。 ​ 由於投資人沒有繼續從銀行收到資訊(基金公司不知道客戶在哪裡,無法聯繫),時間一久,對基金變得陌生,甚至連基金名稱都不記得。 ​ 等到市場漲回來,基金回本時,客戶因為不知道前景如何(和它不熟了),大多選擇贖回,還向理專嘟噥著: “和這家的基金無緣,以後不要提它“。其實就如前述,可能還有很多漲幅獲利在後面,客戶又錯過,基金公司很無奈。 ​ 這樣的結果常常是“賺的時間少”(理專建議”落袋為安“),“賠的時間多”(套住了就斷訊了),長期市場走勢雖然向上,指數報酬率依然美好,客戶卻很難賺到錢。 ​ 在過程中銀行雖然賺到手續費達成業績目標,但是客戶不一定滿意。基金公司雖然有賺到管理費,但卻很難累積忠誠的客戶及管理的資產。 以致客戶頻頻問到:哪裡有好的理專? ​ 話說回來,大家有沒有想過,理專單是“介紹產品”,就是件非常沈重的工作。如果不是他們“說人話” 解釋複雜的投資市場及產品的結構,你能夠自己進入這個領域嗎? ​ 市場上光是基金就有數千支,每隻基金投資的地區(全球,美國,歐洲,亞洲,個別國家等),資產類別(股票,各式債券,原物料等),投資風格(大型股,小型股,價值股,成長股等),產業別(科技,醫療,消費品等),除了以上的各種排列組合(例如: 全球成長型股債收益基金),甚至投資時社會責任(影響力,ESG,碳中和等)也要考慮。 ​ 這些對專業的投資人都已經很吃力,更何況一般不熟悉金融的上班族? ​ 除了基金,各式存款,單一個股,債券,各式結構型債券,保險(壽險,儲蓄險,投資型保險等等),信託產品,信用卡,換匯,種種業務,甚至於逢年過節贈品的兌換,換新鈔等等應接不暇的“瑣事“(客戶眼中的大事),理專的工作真的不簡單(不信你去做看看)。 ​ 當然在業務考量下,不是每個客戶都能得到相同的待遇。但是因為銀行也有公平待客的原則在牽制,難免讓有些客戶覺得未受重視,“財富管理” 有時竟諷刺地變成“才不管你”。 ​ 面對這麼多舊產品及不斷推出的新產品(為什麼?大家不是都喜歡新鮮貨嗎),各種知識水平及情緒的客戶,還有法規內規的遵循(理專也有十誡啊),理專能夠將產品清楚介紹讓客戶投資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再要求他們對於每個賣出的產品掌握動態,給個說法,就像是要求 “全國電子” 的店員對於賣出的所有產品,解釋各種疑難雜症,可能嗎? ​ 所以在之前的一篇PO文中曾問到,在全國電子買電器後,如果有使用上的問題或是故障了,你會去全國電子找當初賣給你的業務,還是去找原廠提供的售後服務? ​ 基金或是其他的投資產品是否也該如此? ​ 如果基金公司(甚至於上市公司)可以對投資人直接提供 “容易使用” 的資訊,幫助投資人在市場波動時,做出後續加減碼或是繼續持有的決定,投資人是不是會對這產品(或股票)更有信心,在上漲時 ”持有“ 較久,而賺到更多錢呢? ​ 理專是否也較無後顧之憂,可以用力的介紹更多產品,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來處理沒有 ”立即手續費收入“ 的 “瑣事” 呢? ​ 因為基金公司對自己的產品較為熟悉,如果能夠提供簡單好用的資訊給投資人,是否可以養出一批粉絲及累積更多的資產,賺到更多的管理費呢? ​ 這個三角戀可以只有愛嗎? ​ ​ ​ 到webzz 來關注你投資的基金,你將收到相關基金的重要訊息,輕鬆的幫助你做調整的決定,不再有“該怎麼辦“的焦慮。 ​ 還有,使用這些資訊,完全免費,不想收到隨時取消關注,不會收到不想讀的訊息,不用加入群組交朋友。